据媒体报道:6月6日,清华大学发布消息称,为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完善一流大学布局,立足清华新百年学科建设与发展目标,清华大学拟建立医学部(本部),并将于6月10日(本周五)举办仪式,以统筹规划清华大学医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至此,清华大学的医学体系中,已经拥有了清华大学医学院;医学院下设的临床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清华大学医学部(本部)。
故事是如何开始的?
这两家的渊源要从年说起。
为了发展世界一流大学,提高高校竞争力,那年,我国开始出现新一轮高校合并潮。在北京大学周年建校盛典上,「工程」横空出世。
为了发展综合性大学,各大高校纷纷采取了最经济实惠的措施——合并专科类大学。而国内老牌的顶尖医学院、医科大学纷纷被「收编」,同济并入华中科技大学、湘雅并入中南大学、齐鲁并入山东大学、华西并入四川大学……
同时,*府机构也掀起了新一轮改革,本来直属卫生部的12所高校或转归地方,或与其他院校合并。年,原直属卫生部的北京医科大学正式并入北京大学,成为「北大医学部」。
眼见隔壁北大有了医学院,清华自然不甘落后。
与其他烧钱学科不同,医学自有其特殊性,可以说,医院,就建不起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与北医院)
在北京,医院早已被老牌医学院校分了个干净,对于清华来说,自建医学院显然已经不是个好选择。
环视全国,能够配得上清华这块招牌的医学院校显然只剩下一所——年并入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那些年的爱恨情仇
年9月,教育部、卫生部两部领导签署了清华大学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紧密合作,协和停止了与北大(从燕京大学时代算起)的数十年医学预科合作,开始接洽清华。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和原清华大学医学院将逐步整合成为一所一流的医学院,清华不再另设医学院。
但当时的「协和」全名还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年9月,根据清华大学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签署的《清华大学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关于落实两部协议的实施意见》,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英文名称为PekingUnionMedicalCollege,TsinghuaUniversity。
协和这一次更名的「格式」,就如同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一样,「北京协和」从「大学」退为「医学院」。无论被迫还是自愿,这一举动,都像是在为两校真正合并铺路。
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