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国改名最失败的大学,后被讽东施效颦 [复制链接]

1#

在我国,本科大学数量已经有几千所了,不过不少大学都不出名,能够被大家熟知的也就是那么几所,高校!而我国每一所大学的发展历程都伴随的校名的更改,几乎大部分大学都改过名字,有的大学改名后步步高升,进阶等名校之列,有的改名却比较尴尬。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我国改名“最失败”的大学,后被讽东施效颦,果断又改回来。

中国社会一直存在“以名识校”的问题。一所高校更名之后,办学质量可能并没有变,可当年的招生就可能提高录取分数好几十分。年,江苏教育学院更名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后,学校每年招收的普通本科生也由更名前的人左右增长到近人,每年高考分数线也提高不少,年有些专业的平均分数线接近一本。说到改名,我国很多大学都有过改名的历史,很多大学都是由原来的学院升格而成,很多大学经历过学校的合并,院系调整,名字一变再变。譬如北京大学原来也叫京师大学堂,吉林大学合并了好几所大学,八大工学院也都改名为理工大学、科技大学或其它大学。

我们今天要说的这所大学就是四川大学,四川大学建校历史悠久,年四川总督鹿传霖根据光绪皇帝的旨意在四川创办了四川中西学堂,这也是西南地区最早建立的高校之一,也是四川大学的建校基础。四川大学经历了战乱纷争的年代,历经风雨沧桑,在建国后迎来了新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四川大学的发展步伐很快,多次被定格为全国重点大学。如今的四川大学,是一所工程、工程、双一流大学,综合实力强,学科水平高,其中口腔医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软件工程、临床医学等专业都非常不错。

年,原四川大学和原成都科技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年,更名为四川大学,*和国家领导人就两校合并为学校题词并寄予深切厚望。四川联合大学的历史仅维持了四年,被誉为川大历史上最为黑暗的四年。联合大学听起来像是专科院校一样,如北京联合大学,最初起四川联合大学可能是希望沾一点“西南联大”的光。我们都知道当时北大、清华和南开被迫迁移,先是在长沙建立长沙临时大学,后来西迁至云南昆明,更名西南联合大学,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最为轰动的一段历史。四川大学之所以改名的原因是,年与成都科技大学合并后,如果两校以其中某一个命名会降低原来学校的存在性。为了更好地展开合作,搁置两校合并后可能潜在的冲突和矛盾,于是重新确定一个新的名字。所以四川联合大学的名字也就应运而生。

但是年之所以改过来是因为两家合并之后,发现这个名字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新学校的发展。首先就表现在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上,主要就是生源不行,在当时很多考生的眼里”XX联合大学“一听就是一个专科院校,以北京为例,北京有一所民办或是专科的北京联合大学,北京考生看到四川联合大学自然也这么想,殊不知四川联合大学即是原年就成为国立四川大学的这个学校,造成没人报考,生源质量急剧下滑。另外也由于四川本身就地处西部,本来的生源质量就很难和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的高等院校相比。合并后的原两校的主要领导,出于学校的长远发展,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建议*中央领导允许学校更名。于是,才有了今天的再次更名为四川大学。

年四川联合大学再次被迫改名为四川大学,年经过批准四川大学与华西医科大学合并成新的四川大学,自此才慢慢的恢复了元气得到了认可。年经过强强联合后的四川大学经过了工程的考核最终成为了一所全国闻名的重点大学。

四川大学改名失败也给了我们一次警戒,一项调查显示,七成网友反对高校频繁更名,认为有些大学不在学术事务上下功夫,却专做表面文章,换汤不换药。在国外,有的高校校名一直不变,还是创立时的学院、技工学校一类的名称,可照样办成世界一流大学,比如巴黎高等师范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等,传承几百年,闻名遐迩。所以改名不能随意为之,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还有就是我们要破除“以名取校”的思维定式,不简单以名字判断学校水平,而且更重要的是,高等教育应淡化高校等级化管理,教育专家熊丙奇就认为:“不能把学校按校名分为三六九等,要强调对高等教育的专业评价,形成各类型、各层次高校都能办出一流水平的办学环境。”

对于以上观点,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