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张杰摄影报道“在河西走廊,在嘉峪关上,我只能看见/时间留下了巨大的十字路口,在这里......”墙上有诗人李亚伟的长诗《河西走廊》片段手稿,有诗人欧阳江河在年6月30日,从美国写给翟永明的信件原稿,他说自己即将回国,正好赶上何多苓的个人画展,希望在成都落脚;年肖全拍的刘家琨,照片中这位建筑师还带着年轻人的青涩……这是诗人翟永明个人的藏品,年9月27日,它们出现在位于玉林西路的白夜酒吧一面墙上。是的,“白夜”在从玉林西路撤出之后7年多之后,再次回到玉林西路85号!这与另外一位“网红”地标“小酒馆”只有几步之遥,想必以后的玉林西路,又多了一个打卡热门之地。中断7年多的白夜重回玉林西路年,成都的冬天,刚搬回玉林西路的诗人翟永明路过街上的一家服装店,卷帘门上的招租广告引得她驻足,思考了片刻,她便揭走了门上的广告。那时,30岁出头的翟永明正在寻找稳定又自由的生活状态,“对我来说,一个自由、散漫、无拘无束,能挣点生活费又不影响写作的职业,是我一直向往的。”于是,一家叫“白夜”的综合文化空间(当时主打书吧、咖啡馆),在年5月8日,横空出世。年9月27日,正在恢复中的玉林西路老“白夜”“白夜”一词取材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同名小说,以及翟永明钟爱的电影《白夜逃亡》。在白夜会有读书分享会,有艺术电影鉴赏沙龙,成为众多文化人聚集的文艺沙龙场所。外界对翟永明的认识多数是通过两个渠道,一是诗歌创作,另一个就是白夜酒吧。随着名气的逐步扩大,白夜也成为外地读者到成都会慕名前来的所在。白夜不仅是翟永明的一个标签,也已经成为成都的一个重要文化地标。年,由于房租到期未能续租,在成都玉林西路开业的白夜,结束其15年的辉煌历程,于年最后一个夜晚(12月31日)划上句号。当晚,何小竹、小安等经常到白夜参加活动的诗人朋友纷纷赶来,与翟永明一起告别老白夜。当时翟永明的好友、作家阿潘还现场用投影展示了在微博上征集来的老白夜照片。看着老照片,翟永明很感慨:“在过去15年里,我们多次相聚在老白夜,一起度过很多个美好的夜晚。”这一幕,华西都市报记者也在现场,并做了新闻报道,深受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