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哪家医院能治好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吴梅筠在做实验。资料照片
吴梅筠近照。记者张文摄
人物小传
吴梅筠,年出生于浙江黄岩,曾任原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助教、讲师、教授,法医学及法医物证检验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她长期从事法医学和病理学的教育、科研及检案工作,为中国法医学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见到记者,94岁的吴梅筠老人很快打开思绪——治学、科研、爱情……冬日的午后,她斜偎在轮椅上,不疾不徐、娓娓道来……阳光照着她的脸庞,讲到难忘的细节时,她眼睛便会显得格外明亮。
“建设新中国,哪个行业不缺人才?我愿意学这个冷门专业”
“小时候觉得,医生是有知识、受尊敬的人,也是我最理想的职业。”年,吴梅筠从浙江黄岩县中学考入当时的国立上海医学院,主修外科医学。徜徉书海,她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
年,快毕业之际,国家在南京开办法医学培训班,从全国医学院校挑选人才,吴梅筠因为成绩好、能吃苦被选中。吴梅筠想:“建设新中国,哪个行业不缺人才?我愿意学这个冷门专业。”
在培训班,吴梅筠与同班学员吴家(马文)相识相爱。两个年轻人走到了一起,并携手在科研的道路上走过了近70年的岁月。“我们俩是生活的伴侣,也是事业的合作者。”说起去世不久的丈夫,吴梅筠眼神里饱含着浓浓思念。
毕业后,夫妻俩被分配到四川医学院(原华西医科大学前身)任教,摸爬滚打才刚刚开始。那时候,学校既无法医人才,也没开设法医系,小两口就在内科教研室里摆了一张桌子开展工作。同事们管这两个刚毕业的年轻人叫“小梅筠”“小家(马文)”,但他俩却又是当时学校里法医学方面最专业的老师。
“那时候,学生们的听课热情很高,教室里经常挤满了人。”一门法医学公开课,夫妻俩开了30年。年,包括四川医学院在内的六所院校开始设立法医学本科专业。为了尽快培养更多师资力量,夫妻俩在学校开设进修班,把他俩购买的书籍全部拿到学校来。那套花了两口子近一个月工资的专业书籍,成为早期十分珍贵的学科资料。又过了3年,法医学系正式挂牌。彼时,他们已是花甲之年。
“既然做了这份工作,就得负起应有的责任,有困难也得克服”
在教学中,吴梅筠发现一个现象:学生们只喜欢上课“听案例”,一说到“出现场”,不少人便会打退堂鼓。“学法医,哪有不跑现场的道理?”在她看来,法医学是一门知行合一的学问。为此,她曾对年轻教师说:“我们一定要出现场,一定要学会分析现场!”
学校对此也十分重视,很快联系到成都市公安局建立合作——当时的成都公安系统,仅有的几名专职法医都是从其他方面过来的,也急需专业人才加入。
“我十分理解大家不愿意去现场的心情。”吴梅筠说,想起自己第一次跑现场,大家都眼巴巴地看着她这位科班出身的“专家”,指望她能在凌乱不堪的现场找出帮助破案的关键。
“既然做了这份工作,就得负起应有的责任,有困难也得克服。”吴梅筠在心里给自己鼓劲。翻查、搜寻、取证……有了第一次尝试,往后的工作就变得越来越顺畅。遇到晚上办案时,他们就把第二天讲课用的讲义揣在身上,借着车上昏暗的灯光备课。
积极参与案件侦破的同时,吴梅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