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那一双美丽的眼睛 [复制链接]

1#
作者简介:奉友湘,四川内江人,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经济系。分配到省报,在媒体摔打了一辈子,混了个高级编辑。唯一值得说道的是参加过“长江漂流"采访,也是华西都市报的创始人之一,当过几家报纸总编辑。后被母校川大聘为创新创业导师,文新学院学术委员和硕士生业界导师年那个美丽的秋天,我意气风发地跨进了成都望江楼畔的四川大学。从“知青”的广阔天地,到西南第一学府,我的人生开始了脱胎换骨般的升华。直到年7月毕业,我在这美丽的校园里度过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在许许多多难忘的经历中,有一双美丽的眼睛刻在我的心扉上,抹不去,擦不掉,至今仍温情地闪亮在眼前。对这双美丽的眼睛,我想起来当年曾经在日记中留下点什么。于是我翻出了珍藏近四十年的日记本,纸张已经有些许泛*,但蓝色钢笔字迹依然十分清晰。几经翻检,我终于找到了那一页。《你的眼睛要告诉我什么》一行标题跳入眼帘——我当时竟然还写了几行不叫诗的文字:你的眼睛要告诉我什么?是真诚的谢意还是对我的信赖?是谢意我不敢接受,是信赖我幸福万分。谢谢你,纯洁的姑娘,祝福你,美丽的天使。下面还有一段后记:余去年底到成都城北体育馆听中央乐团来蓉演出之音乐会,归途中偶助二本校低年级女生,其一之眼睛美丽动人。今晚到食堂就餐,恰好该女生帮厨。她的眼睛闪现出动人的光辉,颔首致意,并双手将饭捧送余,余因感而赋之。人云,为人所做之好事应当忘记。此事可忘,然那双美丽的眼睛不可忘也。~~一九八三年元月八日记看来这双美丽的眼睛当年对我心灵的震撼太过强烈,我竟然为此专门作了记载。看着这段简略的文字,那件尘封的小事又浮现在我的眼前。实际上,那件小事就发生在写这日记不久之前。可能就是在年的12月。记得那个晚上,我和几位室友去成都市城北体育馆看演出,按日记里说的是中央乐团举办的赴蓉音乐会。中央乐团的名声在那个年代如雷贯耳,能够在成都听到这样的音乐会实属三生有幸。音乐会上听了些什么曲目已经完全没有了印象,反正一定是饱餐了一顿音乐盛宴,心情十分嗨。然而乐极生悲,由于人多,出场时我竟然与室友们走散了,独自一人出错了城北体育馆的门。从这个门儿出去乘坐公交车要转车才能回到九眼桥,再回川大。幸而我坐过,知道怎么走。在站牌处没等多久,车就来了。记得我是从前门上的车,往车厢中间挤,虽然大概是晚上十点左右了,人似乎不算少,至少我和一些乘客都只能站着。车正要开动时,听到后门那边有女声在问,到九眼桥川大在哪里转车,再坐哪一路车?但似乎被问的和周围的人都回答不出子丑寅卯。在昏*的车灯下,我看到发问的人是两个女生,说话不是成都口音。既然不知道怎样回九眼桥川大,我猜想一定是刚入校不久的新生。见她们遇到了困窘,我来不及多想,毫不犹豫地在公交车摇动中扶着椅背挤了过去,问两位女生:“你们是要回九眼桥川大吗?”其中一位回答说是。在暗淡微弱的车灯下,她那一双大大的,明亮的,纯净而美丽的眼睛,在夜色里闪烁发光。我不假思索地说:“我也是川大的,正好回校。下一站就要转车,直达九眼桥。如果你们信得过我,就跟我一起走。”我又加了一句,我是听了音乐会出来,同室友走散了。她们看了看我,大概看我戴一副眼镜,也是学生模样,便低声商量了一下。“大眼睛”对我说,她和同学也是听了音乐会出来,并表示愿意同我一起走。一站路很快到了,“大眼睛”和同伴跟着我下了车,走了一小段路到另一个站牌处等直达九眼桥的车。这时,等车的人已经很少,路灯昏暗,晚风挟带着寒意吹来,脸上不觉有些凉。我站得离“大眼睛”她们有几米远,毕竟不熟悉,我得让她们有安全的距离。看得出来,她们似乎还是有些忐忑,毕竟此时已经很晚了。作为女生,跟着一个陌生男人在初冬的夜里,站在行人稀少的路边等公交车,要是我,心里也会打鼓。等车那几分钟似乎漫长得像过了一个世纪。终于,车来了,车上人还不少。我让她们先上,我再挤上去。“大眼睛”她们挤到车中间的人群里去了。我上车后竟然发现了我的几位室友!原来他们从另一个门出城北体育馆,坐的是这路直达车。惊喜之余,我埋怨他们把我丢了,害得我独自一人坐车。室友们却打趣我是不是故意走丢的,想来点奇遇邂逅什么的。“大眼睛”和同伴显然看到并听到我和室友们在说话。而此时,她们想必也放下心来。车到终点站九眼桥,我们全部下了车。“大眼睛”走到我跟前,向我道了谢,说这下知道回去的路了。带着这份谢意,我乐呵呵地跟室友们一起回到川大新四舍,躺在床上还兴奋了好久。不久以后,我又见到了“大眼睛”。那是一个晚饭时间,我和室友去文科食堂打饭。走出新四舍多米,迎面过来一些去开水房打水的女生。突然,我发现了“大眼睛”!她两只手各提着一个热水瓶,和一个同伴过来了。显然,她也认出了我。在走近时,她对我含蓄地点头微笑,然后同我擦肩而过。这下我对她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印象:短发圆脸,皮肤白皙,个头儿大概在厘米以内。而最让人过目难忘的,还是那一双洋溢着温热的明亮而美丽的大眼睛。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她,就是日记里记述的这一次。那天我一个人去文科食堂打晚饭,记得排的是靠最右边的窗口。在轮到我打饭时,我一手递搪瓷碗进去,一手递饭票,说打三两饭。待我和打饭的女孩儿四目相对,才发现是“大眼睛”!原来她在帮厨!这可是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的见面场景,脑子一时有点儿发懵。她见到我似乎也有一些吃惊,但马上露出欣喜的笑容,甜得仿佛浸透了蜜。她美丽的大眼睛里闪现出动人的光辉,似乎一刹那可以照亮整个世界。她好像没有说话,只是用饭铲把饭盛进碗里,然后双手捧递给我,用一双秋水荡漾的美丽大眼睛,对我诉说着无法解读的话。这眼神里是感激?是惊喜?是友好?是信任?是——?一月的成都正是隆冬,而这灿烂的笑容和闪亮的目光让我浑身霎时暖洋洋的,心里如同醍醐灌顶般舒服极了。兴奋,喜悦,欢娱,激动,甜蜜——所有美好的词语用来形容那一刻的心情都是苍白的。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红楼梦》里,绛珠仙子接受了神瑛侍者的甘露,便用一世的泪水去还他。而“大眼睛”则用最美丽、最纯真、最美妙的笑容和眼波来回报我的指路之举。我这举手之劳竟然换来如此动人的女孩儿的明眸青睐,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好,最真诚,最纯洁,最无价的回报!从那时起,这双美丽的大眼睛就烙上我了的心坎儿,但我对她却一无所知。我只知道她是文科的学生,应该是八二级的新生,但肯定不是我们经济系的。是中文、历史、哲学、外文哪个系的呢?我从来没想过要去打听。同是川大求学人,相逢何必要相识。38年过去了,这双美丽的大眼睛时不时会闪过我的心坎,划过我的脑际,带给我美好的回忆。有时我也在想,她,一切都好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