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品效合一」这个词在营销圈里很火爆。铺天盖地的软文都是「品效合一的经典案例XXX」「如何实现品效合一」「品效合一怎么玩」......广告操作层面经常把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分开,前者是提升品牌曝光和口碑等,服务于品牌形象;而后者是通过广告创意短期内直接提升转化。但随着品牌方的要求日渐提高,新流量平台强势崛起,叫好又卖货的广告创意有了更多的实际可能。一方面,时代的发展和新平台的崛起使得营销环境产生了急遽改变,另一方面,消费者的购买链路也在升级,从看到广告到做出下单动作的时间大大缩短,“知晓即购买”存在了极大的可能。这些都为品效合一的实现提供了条件支撑。但怎么做好「品效合一」,依然是各个品牌商头疼的难题。『李杰』瘾食文化联合创始人/VP曾任传统媒体行业总监通过新媒体营销传播为+知名品牌赋能「宝洁、腾讯、华为、美团、万科、滴滴拉面说、IDO、烤匠、郎酒、冰川时代蜀大侠、大龙燚、贝壳找房、大悦城......都是他们的客户」曾为打造线上传播,淘内秒切上万件。微博话题阅读量5.5亿+,互动量47万+,品牌官博互动量+,粉丝福利链接转化份+,百度指数上升+,艺人微博阅读量万+。曾为打造小V矩阵,3个月产生66辆车的线上销售增量以及价值万的条线索留存。亿级曝光的同时也带来了千万级的转化,这就诠释了什么是品效合一。当今的品效合一,和新流量平台有着天然的关系。但企业和品牌在进行渠道投放的选择时越来越难以把握:什么渠道效果好?怎么投放ROI更高?大家都知道新流量平台用户多、日活高,投入大把预算效果却未必尽如人意。有的品牌想要在平台上建立自己的账号,想要搭建自己的私域流量池,但拍了那么多条视频,做了那么多场直播,效果始终差强人意。想要做一个年轻人喜欢的品牌,怎么破局?
01
用户在哪里,流量就在哪里上世纪九十年代,品牌向央视投入广告时一般都能获得可观的收益。而在上一个十年,品牌投放头部卫视等重要综艺节目也能够收获不错的回报,如oppo、vivo等品牌持续投资头部卫视的强档综艺,收获颇丰。但这种方式在近几年开始失效,依靠电视、综艺节目已经很难再达到过去的广告效果,品牌的打法也跟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转变。因为用户阵地在转移。如近几年火速崛起的完美日记,年的营收就已经突破了30亿,在天猫双十一中占据了国产彩妆品类销售额的20%以上。该公司的打法已然是业界经典案例,利用B站、小红书等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并大量投放抖音、快手,反复对目标用户进行渗透和影响。毋庸置疑,随着电商平台的大规模崛起,用户的消费模式逐渐从线下向线上转变。如今的电商平台,已经不局限于过往认知中的淘宝天猫京东。稍微留心便可发掘,在你刷抖音、快手、小红书时,无论是直播还是发布的作品,都能经常看到一个小小的购物车按钮,那是商品的跳转链接。甚至现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