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汽车消费者,到底有没有在车里打游戏的需求 [复制链接]

1#

移动便携电子设备已经非常成熟且多样了,车内究竟还需不需要一块娱乐屏?

前不久,理想汽车官方透露全新车型理想L9,中控屏、副驾娱乐屏和后舱娱乐屏,均可实现与Switch直连投屏。而宝马最新的旗舰电动车i7,更是在后排搞出了一个贯穿的大连屏。于是,开头的那个话题,也在这个时间点被更加火热地讨论。

事实上,这个问题的出发点非常“消费者思维”。在产品经理的思维下,没有需不需要,只有合不合适,即使没有需求,也要创造需求,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所以,本文分别从产品经理层面和消费者层面来思考,我们究竟需不需要车载娱乐屏。

产品经理:需求取决于这是什么车!

优秀的产品经理对自己负责的产品是要有明确定义的。

那么回到本质问题:车是什么?

最开始,车是把人或物从A运送到B点的工具,而不同的汽车产品经理对其赋予了更高阶的理解,也让车有了不同的形态。于是,车可以是追求刺激的玩具,是养家糊口的工具,是待人接客的会客厅,甚至是全家出行的移动客厅。

所以说,产品经理最开始对一台车的理解,就决定了这到底是一台什么车。

有了这样的理解,我们再来看理想L9的车载娱乐屏,到底是不是“伪需求的噱头”。

理想汽车在几次官宣的产品介绍中,出现了“为全家打造”、“全家人的移动游戏空间”、“移动的家”等描述。以此为基础,那么家里客厅能做的事情,都是理想L9的设计目标,比如,陪孩子们一起玩游戏,跟爸妈一起追剧,甚至连上Switch做健身操。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理想汽车要与Switch合作并研发适合车内使用场景的游戏。

特斯拉CEO马斯克也曾希望将游戏平台Steam引入特斯拉的车型内,并且要运行平台上的所有游戏。而在早前,特斯拉旗下新款车型都更新了新一代的娱乐系统处理器AMDRyzen,性能堪比游戏机PS5,理论上运行Steam平台的游戏并不存在问题。

如果真的如此,那么在密闭的独立空间、优质的车载音响、舒适的车辆座椅协助下,特斯拉车内或许会成为跟书房抢占男人时间的全新领域。所以,场景和需求都是在产品经理的创造里拓展出来的。

汽车座舱在电动车的浪潮下正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华西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年和年是两个时间分水岭,汽车座舱分别经历安全为主、被动智能+安全、主动智能+内容与服务三个阶段。

而目前所处的第三阶段中,内容与服务很有可能成为今后车辆差异化的重要体现。硬件上比如副驾、后排娱乐屏、高品质音响系统、智能面板,软件上比如视频会议、多屏互动投屏、运行大型游戏,都将成为主要配置趋势。

消费者:需求取决于好不好用!

而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谈论车内究竟需不需要一块娱乐屏,核心还是在于体验是否够好。

从理想L9发布的官图来看,后排娱乐屏是可以服务二三排乘客同时玩游戏或者观看视频的。而这块屏幕在早前披露的信息显示,是一块15.7英寸的车规级OLED屏幕,大小比主流笔记本显示器尺寸略大一些,第三排观看的距离大小,以及第二排观看的俯仰角度,都是可能影响使用体验的重要因素。

至于特斯拉屏幕中运行Steam游戏,毫无疑问需要外接键盘鼠标或手柄,而外设的布置与连接方式也很可能成为打破美好幻想的阿喀琉斯之踵。

并且,消费者体验层面还有一项较为致命的问题——车辆的更新换代时间是显著久于电子产品的,并且车规级的硬件验证周期又非常长,车载娱乐系统能否在车辆的全生命周期都能保持对乘客的吸引力,也是另一项极为重要的问题。

比如,当年“虎头奔”奔驰W创造性地在扶手箱内配置了车载电话,而手机几乎一年一代的高频变化,让“虎头奔”在正常使用周期,就会因为这个车载电话而显得有年代感。

再比如,别克GL8在曾经在顶配车型上,也配置过后排屏幕,几个年代款之后,这项配置就被取消了。究其本质,还是随车装配的娱乐系统无法满足用户的体验升级,最终变成了“吃灰”的装饰。

这也引出了目前造车的另一个趋势:硬件冗余,然后软件定义汽车。

比如,理想L9上这块15.7英寸的后排娱乐屏,OLED,3K分辨率,高色彩还原度,预计可以支持3-5年的主流屏幕需求。

比如,特斯拉的娱乐系统处理芯片AMDRyzen,拥有四核八线程的CPU,主机级别的处理器,相比目前高端的车规芯片高通系列,在计算能力上溢出好几个量级。

所以,就算只是把理想L9的后排屏幕仅仅当成一个投屏工具,就算特斯拉现在空有高性能芯片,却连导航这件事情都没有做到完全好用,但是,只有布置了足够冗余的硬件,才为软件的不断升级提供了基础。这样打造的车载娱乐系统,才能在与移动便携娱乐系统的角力中,赢得消费者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