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座城市对文化的致敬这座ldquo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可以治愈的么 http://pf.39.net/bdfyy/

成都,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一座自古以来名人辈出的城市,最近又因为一座文库的报道火了。

5月28日,“李劼人、李一氓文库暨展览”在四川省图书馆正式向公众亮相。5月31日起,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的系列报道推出后,这个“二李文库”迅速在全网火了起来。

有多火?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中新网、中国青年网、百度新闻、腾讯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新闻、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凤凰新闻、UC头条、天天快报等全国几十家网站纷纷转载,官方主流网站和商业头部平台都在跟进,全网阅读量超万+。什么原因?

“二李”其人

“二李文库”同在四川省图并行设立,并非简单的同位陈列。细究起来,两者之间有内在的逻辑可循。李劼人年出生于成都,李一氓年出生于彭州,虽然相差一轮,但都是光绪年间生人。李劼人和李一氓,一位是现代文学大家,一位是曾经南征北战的革命家。他们都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对传统书画的鉴赏、收藏情有独钟,两人都将毕生珍藏的珍贵古籍文献无私捐赠给了家乡公藏机构。

作为管理者和领导者,“二李”生前,还以丰富文化学识和大家视野,投身于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城市文化发展建设,尤其是对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的馆藏古籍搜集作出重要贡献。如今,杜甫草堂所藏杜集为国内一流,并入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这一切,与“二李”密不可分。

李一氓作为*内首席收藏家,同时又由陈云同志亲自点将,出任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领导小组第一任组长,当年受成都市领导委托,在北京为成都搜集珍贵古籍,对推动古籍整理保护工作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可见前贤们的眼光和见识高迈,为成都留下了难以替代的珍贵宝羲和文化财富。这应该是四川建立“二李文库”的历史背景,也是一种对先贤文化的致敬。更重要的是,前贤对乡邦文献的珍惜和苦心蒐集,对文化积累的重视和实实在在的作为,对今天的城市管理者是启示,更是教育。

“万古书香”后的文化重视与重量

从网络热点报道的源头看,华西都市报和封面新闻在此次报道中可谓浓墨重彩,大版面大规模投入。

5月31日,封面新闻开设“二李赠书书香敬前贤”专题,陆续发布了20多条稿件、1场直播、10条视频,《华西都市报》连续推出“万古书香百年乡情”共7个整版报道。

对“李劼人、李一氓文库暨展览”在四川省图书馆正式向公众亮相进行了文图和直播报道,华西都市报推出了“万古书香百年乡情”头版以及4个整版专题报道。

据记者了解,在5月31日当天,“二李赠书”专题在封面新闻客户端的阅读量超过万+,单条稿件最高阅读量超10万。#二李赠省图2万册古籍#华西微博共发布相关稿件13条,话题总阅读量.4万,微博视频播放量41.3万。封面直播吸引全网.2万人在线观看,其中68.4万人通过封面新闻客户端观看。而从前文所属的全网媒体转载来看,相关报道全网总阅读量超万+。

这些数据的背后,是网友对珍贵古籍表现出浓厚兴趣之余,也为成都这座城市对文化的重视、对先贤的致敬而称赞叫好。同时,也有行业内重量级人物的点赞。除了“二李”的家人,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进、四川省图书馆馆长何光伦、国家图书馆原馆长詹福瑞、作家伍立杨等多位社会名人和文化大家,讲述了两位先贤心怀四川的绵绵乡情、对乡邦文献的无比珍惜和苦心蒐集、对文化积累的重视和实实在在的作为,更在全社会范围内传递弘扬了“书不藏家,延一城文脉”的精神馨香,彰显了成都厚积千年的文化温度,诠释了天府文化友善公益的内涵。

历史典籍的平民化解读

按说,历史典籍、图书馆藏类报道是冷门,为什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