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理想到务实,大江大河2更严丝合缝了 [复制链接]

1#

原创骨朵骨朵网络影视

文│无花果

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何况,《大江大河2》中的主角仍旧开疆拓土的路上行进着。

《大江大河》是正午阳光与作家阿耐合作的第三部作品,与前两部《欢乐颂》《都挺好》聚焦都市女性的生存状况不同,《大江大河》格局宏大,时间跨度广,三个主角宋运辉、雷东宝和杨巡分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国营经济、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缩影。

第一部《大江大河》于年播出,是当年的国剧奖杯收割机。第二部如期而至,在年底双台联播,延续了第一部的高质量,口碑再一次立住了。

这一次,我们随着宋运辉新官上任的步伐,一探东海化工厂的究竟。一个庞大的运行中的企业犹如平静而又深邃的湖水,漩涡在层层叠叠的水纹中不易被看清。在制度与人情,市场与技术,新与旧的循环交错中,有多少人在并肩作战,又有多少人被时间淘洗。做事的人要面对的不光是业务本身,还有堆积如山,左右为难的世故人情。

《大江大河2》用一种更克制的笔触,来记录那个时代里踩在时代节点上的人们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他们是一群栽下种子的人,无论头顶着烈日还是寒风,他们坚定不移,不能后退。

《大江大河2》的门槛在哪里?

勇立潮头者必定要面对急风骤雨,当接踵而至的考验来临时,曾经意气风发的青年们也要遭遇无法言说的挫折。走到第二部,《大江大河》的故事相比第一部更加隐现着悲剧的意味。上一部的宋运萍之死,大寻入狱已经让许多人感受到了那种个人命运在时代洪流中风雨飘摇的沉重,这一部的起起落落没有前一部明显,但仍然步步是险棋。

拍摄第一部时,孔笙就定下了“人性上不走极端”的主基调,很多情感纠葛都点到即止,不往深处探究,为剧集保留着温情而平和的延展性。

没有了从零开始的青涩和改革开放的兴奋感,第二部的主角们卸下了曾经的“理想主义光环”,投身于实际的操作当中。这也使第二部在直奔主题的同时,有了更高的观剧门槛。《大江大河》的横向纵向战线都拉的很宽,三线并行,事件和人物众多,故事是极度浓缩的,很少有闲笔,往往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就把进程推进了。

在第一部中经历了几次磨砺和德国学习归来的宋运辉,完成了脱胎换骨的蜕变,从蓝帽工人到白帽工程师,再到一厂之长,现如今已经到了宋运辉发挥热量,投身实践的当口了。再也不是一头钻进学问里的“书呆子”,作为东海化工领导班子最年轻的副职,宋运辉必须成为独当一面的主心骨。

到东海之后,宋运辉在筹备和组建合资厂的过程中不断展示其过硬的业务能力,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他渴望推行技术改革的热忱与钻研精神。东海项目中涉及到的专业流程与名词大量出现,没有点相关的知识储备和经验很容易被相关剧情隔绝在外。这还不算,剧中台词总有弦外之音从字里行间透露出,颇得体制内人闪转腾挪的精髓,想不过脑的当做背景音乐刷过,没那么容易。

节奏上收放自如是《大江大河》系列的特点。该稳扎稳打的时候可以慢条斯理,到了急风骤雨的时刻也绝不含糊。事情的轻重缓急都在一呼一吸之间被安排的妥妥当当。

不到关键时刻、临门一脚的时候,宋运辉和雷东宝这对“相爱相杀”的冤家绝对不往一块凑;上一部是给宋运辉拼命打气的知己前辈,到了这一部很可能换了模样;永远给儿子扯后腿的东宝妈和打死不上道的程开颜总在不经意间为后文埋下了雷点。每一条情感线索和细枝末节,都可能影响着后面的剧情走向。这一场戏与下一场戏之间,就如两块多米诺骨牌的缝隙一样,亦步亦趋的亲密。

可以说,从技术的角度上,《大江大河2》相比第一部来说更加严丝合缝了,也一定程度提高了观剧门槛。

宋运辉的职场模式已进入2.0

有网友给《大江大河》起名为《东海风云》《宋运辉升职记》,但说到底,《大江大河》不是高干文,在打怪、闯关就能升级的同时,也一步步增加了闯关难度。第二部里的宋运辉把他的人生格言“只问对错,不问其他”贯彻到底,不通情理、不走捷径的做事方式维系住了东海化工厂的先进和秩序,但他对底线和基准线的严防死守也得罪过不少人,工人、家人和领导都常常“中枪”。

工作的主战场上,高升之后的宋运辉没有丝毫松懈,靠的依然是“累不死”的干劲儿,是精明人用笨办法。

宋运辉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实力,搞人际关系并不是他的长项,他的贵人运源于自其自身价值和理想主义,总能吸引到各路大神为他驻足。所谓靠人格魅力征服别人,在宋运辉身上不是一句空话。

到了《大江大河2》中十分出彩的化工部路司长(李光洁饰)这里,也是一样。路小第和当年的水书记,程厂长的眼光与做法相同,欣赏并支持着这个下属,不时敲一敲警钟来为他指明道路。这种惺惺相惜的高手过招,是职场元素中必不可少的亮点。

东海化工厂的人事矛盾说大不大,剧本和表演都是点到为止的克制,稍不留神就容易错过那些言语间的太极推手,要不要在字里行间深究,就要看观众自己的想象力。马厂长和韩副厂长面对宋运辉这个年轻有为的干将,隔三差五的堤防和阻碍并不能使宋运辉停下脚步,岳父程厂长退休之后无处安放的掌控欲也不能让宋运辉妥协。还好不变的有水书记的春风化雨,良言相赠;大寻的义气相挺,直言不讳,让宋运辉得以放松片刻。

作为主旋律剧,《大江大河》对三种经济形势发展的记录意义要大过传奇性,主角既然用了刚正不阿的宋运辉,用权谋和“厂斗”来概括都不是太恰当,循序渐进、一板一眼的讲述方式更加接近于职场戏的观感。

工作和家庭带来的双重震荡是宋运辉从金州到东海之后面临的2.0级考验,想要在其中保全自身,稳步前进,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同样用自己的方式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的,还有推着小推车起家的个体户杨巡。这一部中,杨巡想要依靠资本的力量更上一层楼,过于八面玲珑的赌徒性仍是隐患,下一步他要面对的是被“大鱼”吃掉的风险。

而第一部中被评价为“面有粗相,心头嘹亮”的雷东宝,在这一部中深陷铜厂爆炸、环境污染,行贿入狱几件大事里难以自拔。一肩挑起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重担,满腹热情却总遇冷水,农民企业家的局限性和兴衰史在他身上展露无疑。曾经放过豪言对标华西村的小雷家,还能否脱离困境步入正轨?雷东宝的后续命运如何?也是令人十分揪心的看点。

步步为营,尚且步步惊心,被误解,被防备,被排斥,被利用,甚至被吞噬,似乎是做事人的宿命。

《大江大河》里的三段婚姻

《大江大河》中的每一个人物都不多余,婚姻,家庭生活和主角们的事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宋运辉和雷东宝的婚姻状态,比起冷硬的专业名词更具热搜体质。

第二部里,雷东宝又结婚了,这一次的对象是餐馆老板娘韦春红。两人的情愫从第一部后期一直延续到第二部,终于修成正果。面对如此合适的贤内助,雷东宝曾经许诺的“不再娶”的誓言也随风散去。除了剧中没有正面描写的宋运萍父母之外,剧中人也都顺理成章地接受了这个现实。毕竟日子还得过下去。

《大江大河》中的女性角色之光似乎都集中在了雷东宝这边。当宋运辉家的小猫程开颜变得越来越不省心,与宋运辉的差距越拉越大的时候,雷东宝的第二任妻子韦春红正在为他的生意周转,人脉搭建而忙前忙后。这个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独自打理一方天地的成熟女人,显然是个与丈夫相互帮衬的好手。

第一部里,宋运萍善解人意的知识分子形象深入人心,她对于宋运辉和雷东宝的事业起步意义重大,是个有头脑有情商有悟性的军师型人物。家有一姐如宋运萍,万事变得不那么难。

但基于宋运辉和雷东宝本质上的不同,导致两人离开了宋运萍的照拂后,显示出全然不同的两幅模样。宋运辉虽孤傲,但谨慎细心、运筹帷幄与姐姐如出一辙,雷东宝瘸腿于文化缺失,刚愎自用,没了宋运萍耳提面命的处处提点,小雷家就像一张断了线的风筝,随时等待着被时代的风暴所吞噬。

这一部的雷东宝和韦春红的结合过程短暂的甜了那么一下,雷东宝就因行贿罪牵连入狱,如果雷东宝的身上没有背负着小雷家这个重担,这一段看起来更匹配的婚姻也许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婚姻生活对于宋运辉这个初登高位,事业心爆棚的实干家来说是奢侈的,尽管剧中给宋运辉定制了一个好丈夫模版,让他按部就班的执行了一段时间,比如即使自己忙到早出晚归,还要妻子做好早餐,对妻子的无理要求百般容忍,抽空还要去买买指甲油……温馨的日子掰着指头就能数得过来,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宋运辉在家庭生活中的疲于应对,对曾经蜜里调油的妻子如此,对助力他在金州厂实现阶层跃升的岳父如此,对麻烦篓子小舅子更是如此。

脱离父母,进入婚姻围城对于“小白兔”程开颜来说异常颠簸,让她处处踩雷,无处下手,从瞒着宋运辉收受礼品,到污蔑宋运辉与冯工的关系,程开颜始终无法摆正自己作为高官太太的位置。在父母的羽翼庇护下,从小生活在“真空”环境里的程开颜不能、不想也做不到与步步高升的宋运辉相得益彰,保持同步。她被落下的实在太远了。

目前的剧情中,宋运辉跟程开颜大吵过一次,提出过一次离婚。虽然两人还未踏出这一步,但随着代表着外国资本,倾慕宋运辉的梁思申荣耀归国,让这段婚姻愈发岌岌可危,挽回的可能性已经很小。

小家庭像一艘孤舟一样,被更大的推动力撕扯着,眼看着要沦为暴风雨之下的牺牲品。

身处于国家百废待兴的起步阶段,宋运辉们时刻不得松懈。上一部无所畏惧的“呐喊”,是这一部沉默耕耘的阶梯。企业、制度、规则、自我都在实践中被一一重塑。如果说《大江大河1》是混沌初开,那么《大江大河2》就是自省中的“实事求是”。

原标题:《从理想到务实,《大江大河2》更严丝合缝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