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是那么喜欢看报纸 [复制链接]

1#

文/鲁北

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出现在古老的中国。《邸报》是世界上发行最早、时间最久的报纸。西汉时期,为加强皇权,汉王朝实行有利于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把全国分为三十六个大郡,在郡下一级又分若干县,由中央统一管理。各郡在首都长安都设有办事机构,相当于现在的各省驻京办事处,这个办事处称为“邸”。“邸”内派驻有办事员,负责将上级的信息收集起来,写在竹简或绢帛上,通过驿站传送给各郡的太守参阅。而这一写有信息的竹帛就称之为《邸报》。

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

我是很喜欢看报纸的。是不是最喜欢的,我不敢确定。

能够随时随地看上报纸,是在乡村任小学教师的时候。

那时候,村里订着《人民日报》《大众日报》《农村大众》等。邮递员都是把这些报纸,还有一些信件,送到学校里,然后让学生们捎到村书记家里和收信人手上。学生们都很认真,这些报纸、信件是不会丢失的。

这些报纸到了学校,我会认真地看一遍。一二版的主要新闻,会仔细地浏览,其他的新闻,也就是看看题目。遇到有文艺副刊的一期,就看得特别仔细,几乎是一字一句看下来,喜欢的,还抄下来。因为报纸不是自己的,不能占为己有。那时候获得新闻的途经除了报纸,就是广播,没有电视,更没有自媒体。

在乡村,邮递员不会一天送一次报纸,往往是两天一次,遇到雨天或大雪天气,时间会更长。乡下村子多,邮递员少。

喜欢上文学以后,也自费订了一些报刊,如《文学报》《诗刊》等。有时候为了及早看到这些报刊,就不惜利用午休或下午放学以后的时间,骑着自行车,往返20公里,到镇邮电局,找到邮递员,把报刊取回来。

以后到了县上工作,能够每天看上报纸了,而且能看上当日或昨天出版的报纸。

每天,邮递员大约十点到单位送报刊邮件,我会早早地站在三楼的走廊里,看着邮递员从大路上拐进院子里,把车子停在楼前,搂一大摞报刊邮件送到一楼值班室里。有时候,还不等分发好,我就急匆匆跑到值班室里,去取报纸。

以后,我不再用亲自去取报纸了,就吩咐单位的同事,第一时间把当日的报纸送到我的办公室。

机关单位,相对来讲,还是比较悠闲的。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是坊间最常用来调侃形容某些机关单位人浮于事、或者不作为懒作为现象的俗语。

那是新千年之前的样子吧。

时代不同了。据我所知,现在看报纸的人已经不多。互联网时代,大量的信息,通过新媒体呈现,已经不需要通过白纸黑字的报纸,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

有一天,去一个单位找朋友闲聊,他看到我在不停地翻阅他们单位订阅的或赠阅的报纸,感到很惊讶。大家都在看手机,很少读报纸。朋友告诉我,他们单位的一个副职明确表明,不要给他送报纸,他不看。按规定,他是享受这种看报纸的*治待遇的。

前几天,我在一家报纸发表了一篇文章,就去相关单位找那期报纸。说明来意后,办公室一女子很热情,把摞在墙角的报纸抱到桌子上,认真地找起来。不一会儿,找到了那期报纸。

我发现,那些报纸杂志,是没有动过的。也就是说,邮递员怎么送了来,就怎么放在了墙角,根本没有送到领导案头或科室里去。

这种情况,仅仅是这一个单位,还是具有普遍性。我没有做过调查。但我坚信,这不会是个例。

这种现象,不是偶然的。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人们获得有用信息,不再靠报纸。早报也好、晚报也好、日报也好,你的信息量再大、速度再快,能够抵得上电脑、手机?不能。互联网是光的速度,海的容量。一张小小的报纸的信息量,干不过互联网。因而,报纸哭泣着躲在墙角,也能理解。

报纸副刊是报纸的灵*。“副刊”这个名词,最早是年在北平出版的一家颇受读者喜爱的报纸《晨报》上出现的一个独具一格的专栏,当时叫“晨报附镌”。后来由于这个专栏改为单页,特地聘请一位精于隶书的著名书法家来写题名。但隶书内压根儿没有“附”字。于是这位书法家灵机一动挥毫写了“副”字。从此,“副刊”这名词,就在我国北平第一次出现了。鲁迅先生的赢得国际声誉的小说《阿Q正传》就是在《晨报》副刊上发表的。

现在有的报纸,居然取消了“副刊”。我真的想不明白。

据我所知,一份地市级的日报,一天出一期,对开四版,除了发新华社的通稿,就是当地的会议消息,还时不时毫无意义的来一个文摘版。你摘来摘去的糊弄谁呢?这样的报纸,谁喜欢看?有什么值得看?

因此,报纸面临着一个改革的问题。怎么改革?值得报人们去思考。

作为报纸,你拼新闻,拼不过互联网。你拼娱乐,你拼不过电视。你只有做文化。互联网也好,电视也好,只是过眼云烟,只有你是永久的。

我以为,报纸要有立足之地,就必须在注重它的新闻性的同时,更多的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