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作为凉山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员,医院的医生陈立宇从成都来到凉山州昭觉县,医院副院长,他从技术、医师培训、远程会诊常态化、艾滋病抗病*治疗规范化管理等方面开展工作,医院经验带到了大凉山。近日,陈立宇被凉山州委州*府评为年度“凉山州脱贫攻坚十佳帮扶队员”,他分享了援彝两年来的心路历程。
陈立宇
陈立宇接受表彰(右一)
再赴凉山“健康扶贫”
妻子在背后默默支持坚定了我的决心
年6月中旬的一天,我接到科室领导电话,询问我是否愿意参加凉山州的健康扶贫行动。此前,我曾参加过一次到凉山的帮扶调研活动,对凉山的印象还停留在西昌市区范围,但出乎我意料的是,这次要去的是昭觉县,而且一去就是3年。当时,连昭觉县在凉山州的具体位置我都尚不清楚,意味着在这期间,我将中断手头的工作,暂别自己温馨的小家,抚育两个小孩的重担也将落到同为医生的妻子身上。
去?还是不去?在现实困难面前,我也犹豫过,妻子知道我的想法后,反而安慰我说,“选择重要的不是得到什么,而是失去什么,不去可能后悔,去了没有遗憾,既然你放不下,说明你内心已经有了选择,你就安心去吧。”有了妻子在背后默默支持,更加坚定了我前往昭觉县开展健康扶贫的决心。
作为一名医生,我的初心使命就是全心全意维护人民的健康。虽然我有着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但这次挂职岗位除了要求临床经验外,还对我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新挑战。医院,当地领导和同事们的热情朴实,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对省委选派的这批帮扶队员的热切期盼。那一刻,我的内心居然开始忐忑不安起来。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能够做到什么程度?三年后又能给这里留下些什么? 这些问题时常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一时间竟让我有些困顿和迷茫。
然而困顿和迷茫并不解决问题,只有尽快廓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才能尽快打开工作局面。最初的两个月里,我就在分管的艾滋病中心门诊、住院部等科室轮转学习,近距离观察每个岗位的职责、操作规程等。期间,我还跟随县艾防局的同志,先后走遍了全县45个乡镇,部分乡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条件之简陋、医务人员之匮乏都深深地触痛了我,这些都是我在成都、在华西所不能想象的。
两三个月的轮转和基层调研走下来,我对全县的艾防形势和乡村两级艾防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更加理性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用我所学、尽我所能,为昭觉人民特别是艾滋病患者解除病痛的信心决心。
陈立宇
重视帮带,提升医技水平
致力培养一支“永不走”的高水平队伍
记得年1月的一天下午,我接到县妇计中心电话,一名艾滋病产妇所生婴儿因为重症肺炎,造成呼吸衰竭,请我过去会诊。我立即赶到病房,经检查发现这名婴儿在发病前有呛奶现象,很可能是引发肺炎的诱因,当时村医、艾防员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