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9月18日电题:“救治危重病人,我们拼尽全力”——医院援鄂重症救治医疗队
新华社记者董小红
全力救治重症患者,不顾一切与死神“赛跑”,“一人一方案、精准施治”……作为医疗界的“百年老店”,在支援武汉期间,医院援鄂重症救治医疗队抓住重症患者这一关键,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用一系列严谨、扎实的流程和制度,齐心协力、并肩奋战,圆满完成了重症救治任务。
医院援鄂重症医疗团队在病房里工作(3月3日摄)。新华社发(医院提供)
一人一方案、精准施治
在支援武汉期间,医院第三批援鄂重症救治医疗队队长,带领名医护人员,于2月7日抵达武汉,受命医院东院区,整建制接管两个危重症病区、共计80张床位。
“到达武汉后,我们发现一些病情相对稳定的病人与危重病人没能及时分级管理,重症病人的治疗效果也欠佳。我们立即进行了相关流程的梳理,及时对不同程度的重症病人进行分级管理,盯住危重症病人全力救治。”康焰说。
医疗队把病区细分为红区、*区和绿区。红区收治危重病人,*区收治可能从重症转向危重症的病人,绿区收治症状相对较轻的病人,有针对性地分配救治力量。
“一人一方案,精准施治。”康焰说,他们集中全力对重症病人早筛查、早集中、早治疗,尤其是对危重症病人进行每天会诊,每天都要对每一个病例进行治疗方案的优化。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院援鄂重症救治医疗队一共派出名医务人员紧急驰援武汉,共接管7个危重症病区,负责张床位的危重症患者救治,收治了名患者。
与死神赛跑,提高护理质量也是重要环节。作为医疗队队员,到医院时,护士长冯梅发现他们将与来自11医院的护士合作,但来自呼吸、重症、感染等科室的人员很不足。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统一管理标准势在必行。”冯梅把专业的华西护理模式带到了武汉前线:成立病房临时护理管理小组,实行“护士长-专科护士-责任护士”三级责任制管理。在人员安排上,尽量保证医院本院护士在岗,每一班次都有呼吸、感染或重症专业且临床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在岗,治疗护理密集时段安排“华西护士+医院护士”组合,病房护理工作井然有序、安全高效。
2月7日,医院派出人的医疗队前往武汉支援,主要参与重症患者救治工作。这是出征仪式上,医生们合影和宣誓。新华社发(医院提供)
收治危重病人,一刻都不能放松
“我不上前线,谁上前线!”大年初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教授罗凤鸣,带着21人的队伍奔赴武汉,进入距华南海鲜市场最近医院,全力抗击疫情。
罗凤鸣按照医院的科室管理制定了相应的制度,科室主任和护士长负责,各个病区主任负责其病区的医疗和管理,病人的治疗效果得到很大提升。
“我们每天都要在群里讨论危重病人的情况。”医疗队队员徐原宁说,“没有特效药,每一位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都是一场拉锯战,我们一刻都不能放松。”
有一位李婆婆曾是情况最危重的病人。“我们刚来时,她就住在这里了,情况很严重。”徐原宁说,这位婆婆年纪大,自身抵抗力不足,病情一直非常危险。
医护团队一直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