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距离写作别了,华西村还有多久
TUhjnbcbe - 2023/5/3 22:43:00

昨日是宝

今日是包

江苏江阴华西村,这个「某种主义试验田」的成功,一直被当作某种象征。

有关它的负面消息,会被认定为对某种理念的攻击。

今日,全网疯传「“天下第一”华西村或临破产?负债亿,集团遭村民挤兑」的消息。对于久未露面的华西村而言,没有消息,才是好消息吧。

01

华西的帽子

看起来,今日的文章真像是一股「妖风」。

这篇文章说,今年刚过,华西集团有限公司疑似遭遇挤兑,大量村民拿着三年期股份要求公司兑现,却未能如愿。

再加上亿元负债,看起来是不行了。

但查了一下,早在年,就有《中国最富村负债亿,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到底经历了什么?》的文章称,华西村早已不如当年,它已经走到了急需选择转型的岔路口。

这么一对比,发现华西的债务还下降了,现在的亿元债务,应该是好消息才对。

但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前段时间,我在无锡采访一位上市公司董事长,为他写作家传,正好提到了华西村,那位企业家一脸不屑,直言有些局,迟早会露败的。

在华西村的支持者眼里,华西村坚持集体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人均收入就超过十万元,四百平别墅是每户最低配置。村里有家控股公司,谁人卡里没个一千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华西人。

也因此,华西与河南南街村一起,成为公社式发展的典型。在某种程度上,它就像是终生不得平反的六大顶级右派。

那六个人不得平反,是为了证明反右是必要的,只是犯了扩大化的错误。

而这几个村庄被保留,则证明了公有制是对的,只是犯了跑步进入公社制的错误。

也因此,它败不起!

02

华西之败

实际上,华西趁着早年乡镇企业发展的春风,赚到了一些钱,除了产权是集体的,手段却极其「市场化」。

年之后,看到南巡讲话,村中灵*人物吴仁宝借万囤积原材料,反手倒卖挣了一个亿。

这要是搁在过去,那是妥妥的「投机倒把罪」。

哪怕放到疫*期间,按照一把芹菜罚几万的标准,他也得吃不了兜着走。

但有些规律,人是抗不住的。华西村的三大支柱产业,分别是钢铁、纺织和旅游。

旅游业现在怎么样?我想应该是受疫情重创最严重的行业吧。哪怕疫*结束,恢复的可能性也不大了,毕竟居民消费能力摆在那。

至于钢铁和纺织,那更是妥妥的过剩产能。既然不是超英赶美的以钢为纲时代,早就不值钱了。

但有网友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华西再不行,家底还是厚的。所以吴仁宝离世后,其子孙世袭了这块领地。

不过,我觉得这也正常,打江山坐江山嘛。

要是换作别人家的孩子,这份家业能不能守住也未可知,还是自己的孩子靠得住啊。

03

多大的包?

对于江阴乃至无锡而言,华西的存在,就像吴仁宝的大名那样,曾经是个宝。

如果有人攻击江苏偏离了正路轨迹走邪路了,江苏可以拿出华西村来说事:你们哪个地方,集体经济能发展得我们这么好?

据此,江苏可以拍胸脯说,江苏同时实现了公有、民营两种所有制模式的良性发展。

但你看看这些村居,就该能想到,当地村民过的是学生宿舍般的生活。(密恐直接往下滑过)

用张美玉学姐的话说,都给我摆齐刷的,充分显示了某种权力的审美。

而为了维持这个体面,当地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年,江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4亿元,支出.8亿元。

看起来属于全国财*状况最优质的地方之一人,但要知道,无锡是「苏B」牌照,江阴是无锡各县区老大,其承担的财*任务自然也非比寻常。

但要是拿财*替华西兜底,就没那么容易了。江阴全市全年收入.94亿元,顶多也就是华西村债务的一半。

要是在正常年景,这也就罢了。如今各地都喊紧腰带,江阴还能拿出多少银子来维持华西的运转?

可以说,这个曾经的宝,现在是当地的大包袱!

不要说华西自己的造血能力,那不过是另一种将十亩地里的麦子堆在同一块地里,制造的亩产10万斤奇迹而已!

距离写作「别了,华西村!」还有多久?

1
查看完整版本: 距离写作别了,华西村还有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