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法医秦明发了长微博,告诉大家他参加了一档综艺节目,《初入职场的我们》,在综艺里当助教嘉宾。
大家这才发现,职场综艺已经把目光聚焦到了法医领域。
由于法医的专业度高,且工作环境特殊,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这档节目自然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两集播完,既有官媒的夸奖,也有质疑。
整体来看,是值得推荐的。
01紧张的追剧感
8个应试者,1位面试老师,1位幕后面试老师。
这8个同学,囊括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
面试环境也很真实,朴素的工作大厅,来来往往办业务的人以及严肃的HR。
它的紧张感,首先来源于面试本身。
面试,是一种审视,也是被面试者必须打起精神主动争取的场合,尤其是对面坐着的,是行业大佬,刘良。
节目里,可以充分感受到他们的紧张。
其次,来源于节目设置的考核PK制度。
总共8个人,分为4组,两人一同面试。
节目虽然没有规定两人里必须要离开一人,但是,竞争的压力如影随形。
苏州大学法医学的陈湜和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的徐梓童一组。
陈湜年轻,性格活泼开朗。
自我介绍的时候直接站起来,用游戏作为切入点介绍自己,狠狠秀了一把存在,刘良老师明显也很喜欢这样开朗的学生,喜笑颜开。
徐梓童从进门就沉稳持重,不善言辞,此刻虽然还不到他自我介绍的时间,但竞争的天平快要失衡,他也鼓起勇气插了句:我也打(游戏):
一来提醒面试老师不要完全忽略自己,二来尝试积极加入话题,不至于成为这种氛围里的尴尬存在。
虽然这句话不可避免地很生硬,但它却生动地展示了面试时,谁也不想失去机会的努力。
再次来源于节奏快。
刘良老师设置的面试考核问题都很直接,有理论有实操,有抢答还有车轮战。
一轮下来,离开了两位面试者。
一位是本科苏州大学、硕士中山大学的成若菲;
另一位是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的孙焕斌,目前保送中科院硕博连读。
他们很优秀,但面试很残酷。
成若菲是因为实操考核时犯了不该犯的错误。
孙焕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要继续学业,对这份工作的要求和态度相对暧昧。
当然,他们的离开并非不优秀,只是不太适合节目的考核设置而已。
通过考核,最终5人得到实习的机会。
前两集几乎在紧张刺激的考核面试中结束,‘说’什么显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专业知识掌握和职业匹配程度。
看完就很像追剧,当5个实习生当着一众法医学大佬宣誓入职的时候,竟然莫名热血,很想让人看看他们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的表现、成长。
02爽文模式
爽文打脸模式,天然充斥一种快感,因此,这种模式在电视剧里屡试不爽。
可以想象,用在综艺里,也很‘香’。
主要集中在向琴琴身上,而高潮在向琴琴和孙焕斌面试的时候。
孙焕斌是华西医学院出身,又保研中科院,看简历是一路优秀过来的人,也有资格要价,所以期望工资比较高,。
而向琴琴,由于只有专科学历,且非本专业,从事的殡葬行业也只跟法医沾边,所以来参加面试时心理期待值就比较低,要价也最低,。
节目组把他们俩放在一起,要的就是冲突感。
这份冲突感,被完成得很好。
首先是孙焕斌自我介绍,履历优秀,年轻有为,据他自己在社交媒体上透露,他在考核问答环节,错的比向琴琴少,但节目没有完整体现。
但对面试官来说,他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并不是多对几道题就完全能决定的。
孙焕斌的优秀,注定了他的选择多,他会有犹豫和考量。
在面对职业选择和学业冲突时,孙焕斌内心想要继续自己的硕博学业,这一点比较致命。
当然,孙焕斌的选择非常正常,甚至值得鼓励,但面试是要筛选职业人才的,所以刘良老师只能对他感到抱歉,淘汰他跟他拍照的时候也比较不忍心。
而与他对比的,是专科生向琴琴。
她很紧张。
她说自己热爱法医这个职业,却因为个人及经济原因,选了稍微沾边的护理专业。毕业后自考中国医科大学的法医本科没考上,现实压迫下又去了跟法医稍微沾边的殡葬行业。
法医对她来说,像可以接近的梦,指引着她的脚步。
刘良老师问向琴琴如果这次没被选上,她会怎么做?
她说了一段感动人的话:
这些谦卑且真诚的话语,打动了面试官刘良、演播室明星嘉宾以及看视频的观众,不少人为她锲而不舍追逐梦想的执着而眼含热泪。
所以,节目一播出,她立刻上了热搜。
随之而来的,便是巨大的争议,此话以后再聊。
在刘良老师还没有宣布结果之前,很多人大概能猜到,离开的,应该是孙焕斌。
其实孙焕斌的离开,自有他的原因和逻辑。
只是节目组把他和向琴琴放在一组,便放大了综艺效果,让向琴琴接了爽文剧本,给人一种一个在边缘徘徊的大专生四两拨千斤地干掉了天之骄子的痛快感。
但另一位专业导师周亦武老师出现的时候,比较理性地将面试选择拉回到了现实的考量。
最后刘良老师给出的结论是:給一个机会,但向琴琴还需观望考察。
不论如何,通过考核内容的设置和人选组合,综艺内容的起承转合完成度非常高,孙焕斌和向琴琴并不是演员,但他们天然的冲突强化了综艺效果。
才两集,就高度完成了爽文打脸全过程,且开始了下一阶段的铺陈CP线索,综艺编剧是下了功夫的。
但,这只是一档综艺节目。
法医界的大佬们愿意参加,是因为节目立意是法医的普法宣传。
而并非法医职场纪录片。
这一条,看节目时需要谨记。
03成排的行业大佬
让我们回到开头,法医秦明发长文宣推《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来看看他自己在节目里的定位:助教。
不少人开始了解法医这个职业,是通过《法医秦明》系列小说或电视剧。
且现实中的法医秦明,一直在从事法医工作,现在是安徽省公安厅副主任法医师。
对于一档综艺节目的行业嘉宾来说,他当导师,足矣。
可他只是导师助教。
说明能当导师的,都是真大佬。
比如节目中的主要导师人物刘良。
面试时8位应试者慕名而来又感到莫名紧张,也跟见刘良这位行业大佬有关。
想象一下,出社会工作的第一天,你的上司,便是你学习时教科书上的人,或者编教科书的人,激不激动?
大部分可能会跟宣誓时的他们一样,感动且热血,使命感爆棚!
因为对面坐着的,有不少法医界的荣耀本耀,有些甚至是行业泰斗,书写中国法医学历史的人。
……
从普法的宣传意义上来说,节目的专业设置,已经顶配了。
而普通观众,可以吃下这个安利,追综艺的同时,去了解法医这个听起来‘神秘’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