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的医科大学分为了两类,一类是以北京协和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等高校为代表的独立院校,另一类是以北京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为代表的合并类高校。年的高校合并潮之中,很多重点医科大学都和国内重点高校合并,俨然实现了一次强强联合。而从近20年的发展情况来看,合并类高校发展形势明显要强于独立院校。这些高校有了工程高校的招牌,在经费和师资力量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聊一聊那些合并的重点医科大学,这5所高校在合并之前都是工程重点大学。
1、北京医科大学
北京医科大学如今改名北京大学医学部,在合并之前也是国内知名的医科院校,也是年首批通过工程论证的4所医科大学之一。北京医科大学年与北京大学合并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合并之前北京医科大学由于不是教育部直属高校,教育经费少的可怜。合并后,北京医科大学立马得到了1.58亿元的巨额资助,反差显而易见。而且,合并之后的录取分数线有了显著的提高,目前录取分数仅低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位列全国第三位。
2、上海医科大学
上海医科大学如今改名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前身是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这所医科大学拥有雄厚的历史底蕴,也是上海市首所通过工程预审的高校。然而,这两所高校的合并却充满了挫折。首先是校名上,关于复旦大学的校名两校没有什么争议,但原上海医科大学的老教授对上海医科大学校名的消失感觉无法接受。这种情况下,合并两年后复旦校方终于妥协,挂上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牌子。两所历史文化有明显区别的高校合并显然不是易事,如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已然度过了初期的阵痛,在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3、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曾经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已然成为了如今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两校的合并在当时看来也是大势所趋。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于年通过了工程的立项,但在年的时候和上海交通大学才合并。起初,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复旦大学谈的合并,由于自身实力不错,谈判进展比较缓慢。但最终复旦大学选择了上海医科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只能在剩余高校里选择了上海交大。原先上二医是上海市属高校,合并前多面向市内招生。合并以后,上二医的生源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如今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俨然成为了国内规模最大的医学院,医院真是数不胜数。
4、华西医科大学
与北京医科大学一样,华西医科大学也是国内4所首批工程医科高校之一,如今已然改名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四川大学和华西医科大学的合并是国内高校合并成功的典型,两所高校算是强强联合。华西医科大学在合并之前甚至比四川大学录取分数还要高,但独立医科大学的经费和规模问题困扰已久。两校合并以后,华西医学院在10年时间内拿了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评选了首个院士。四川大学高考录取分数线也是水涨船高,已然成为了西南地区第一高校。
5、湖南医科大学
湖南医科大学当前已经更名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这曾经也是一所重点大学,在年就通过了工程高校的立项审核。这所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前身是年创办的湘雅医科大学。这所高校也非常出名,曾经有“北协和、南湘雅”的美誉。年新成立的中南大学,原湖南医科大学和原中南工业大学实力都不俗,已然不少吞并的概念。合并后的中南大学,学科布局比较合理,当前实力也有了极大的提升。在最新的双一流评比里,湖南大学掉队,而中南大学有超越老大哥的趋势。
以上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5所曾经的重点医科大学,合并后如今的实力有了明显的提升。从目前看来,医科大学和重点大学合并已然是一种趋势,合并后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