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也刚刚报选完志愿,相信大家心里都有一个疑问。就是怎么分辨一个学院的整体实力或者好坏呢?一般人都会深入地去了解这个学院,慢慢地分析优劣。这个无疑是一个好办法,但却不是最好的办法。在全国有所院校,如果全部都去慢慢分析,时间根本就是不够用的。所以,聪明的人就发现了一种特别好用的方法,直接看名字。一般好的院校,或者说、等都是带有“大学”字样的。例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而普通的公办本科都是带有“学院”字样,例如:岭南师范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嘉应学院等等。
当然了,看学校的名字只能分辨大致的学校,而还是有很多学院是看名字还是不能分辨出其整体的实力的。这里就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它们都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但校名都是带有“学院”字样的。它们是: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等。细心的人可能就会发现,这几所以“学院”命名的双一流院校大多都是一些艺术类院校。而我们现在讲的这所院校,它也是以“学院”命名,但却是自己从“大学”改为“学院”的,它也是双一流建设高校,还是医药类专业国内第一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直属的唯一一所重点医科大学,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院校一体,是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科学研究机构,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北京协和医学院大致的建校历程是这样的:
年,英国伦敦会与英美其他五个教会合作开办了协和医学堂,为协和医学院的前身。
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帮助建立北京协和医学院(在同年建造的还有湘雅医学院),开办医预科,医院医院
年,被国民*府教育部改名为私立北平协和医学院
年,中国协和医学院,复称北京协和医学院。
年,在原协和医学院的基础上成立了8年制的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年,改为中国首都医科大学
1年,改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年,改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并沿用至今)
对于校名这个点北京协和医学院也是反反复复的更改,虽不能说比较频繁,但也是次数比较多的了。小安觉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这个名字听上去就特别霸气啊,为什么还要改成现在这个名字呢?
对医药类院校有点了解的都知道“南湘雅,北协和,东齐鲁,西华西”这句话,这个正是对于这四所医学院的肯定。但湘雅医学院在后续的发展中渐渐的“没落”,已经没有了当年可以跟协和拼一拼的实力了。现在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就是中国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几所实力比较强悍的医药类院校。但要说是的实力是最强的呢?那当然就是: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科评估的成绩医药类院校排名对于医药类院校排名第一的北京协和医学院来说,其实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其建校历史在国内也算比较长时间的了,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历史沉淀,北京协和医学院早就探索出一条最适合发展自己的道路。
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师资力量才是其排名第一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3人、“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12人,其他的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了。
我们再来看看学科建设方面: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生物学、药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妇产科学、肿瘤学、麻醉学、内科学
三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外科学(胸心外科)、外科学(骨外科)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外科学(普外科)
小安认为:北京协和医学院作为国内知名的医药类院校,无论是历史沉淀还是师资力量方面都是非常强悍的。其目前拥有六所医院:医院、医院、中医院、中国医医院、医院、医院)。不得不说,从“大学”改为“学院”这个还是需要不少的魄力的。不少的院校都想把自己的校名改为“大学”,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完成,而北京协和医学院反其道而行之,这样就更加凸显了其学校的底蕴跟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