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抗疫我们在一起丨化身大白这群大学生
TUhjnbcbe - 2023/11/7 20:40:00

“胡书记,25日凌晨核酸检测,算上我一个哦!”7月24日一大早,来自四川大学的志愿者雷舒婷再次向武侯区望江路街道老马路社区*委副书记胡海焘请战。在这轮疫情中,她已经三次进入封(管)控区内参与核酸检测。

“本轮疫情中,老马路社区一度有两个高风险区,进入封(管)控区作核酸检测人手紧张,关键时刻大学生志愿者的到来,解了社区的燃眉之急。”胡海焘告诉记者,7月18日晚上7点30分,大家正在为核酸检测人员紧张发愁,他突然接到一条短信:“我暑假都在华西,如果需要,我就来你们这儿做防疫志愿者。”

发来短信的正是雷舒婷,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的一名在校学生。第二天一大早,雷舒婷就来到了社区,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雷舒婷负责配合核采集的医务人员扫码、登记信息。

“第一次进入封控区,多少还是有点紧张,但是看到医护人员淡定的神情,很快也就平静下来。”雷舒婷说,防护服不透气,一次核酸检测要三到五个小时,整个人闷在防护服里面,不能喝水,也不能上厕所,工作结束后脱下防护服,里面的衣服都能拧出水,“以前觉得‘大白’很酷,这次才体会到医护人员的辛苦。”

除了进入封(管)控区协助核酸检测,雷舒婷还参与维护现场秩序、购买分发物资、协调辖区资源……雷舒婷觉得,虽然自己做的事情都是小事,但只要在做就能为防疫奉献自己的力量。

雷舒婷的同班同学吕江浩得知她在社区做志愿者后,原本打算留校学习的他,也加入到防疫志愿者的队伍中。7月20日,在社区完成报到后,吕江浩请缨到封(管)控区,穿上防护服,挨家挨户录入信息。

“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觉得激动又紧张,有一种要独当一面、上战场的感觉。”吕江浩说,虽然平时上课也穿白大褂,但跟防护服完全是两种感觉。

“在本轮疫情中,来自四川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的7名具有医学基础的年轻大学生,加入到望江路街道的志愿者队伍,在望江的各个核酸检测点位上都可以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望江路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群大学生志愿者完成了数千份信息登记,引导居民测量体温、维护现场秩序,甚至进入封(管)控区协助核酸检测。

在望江街道封(管)控区的居民,每天都能感受到来自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医务人员,以及志愿者的温暖。

“胡书记,我母亲因为肾病住院,刚才医生打电话过来,说老人家病危吐血,医院和她见一面!”7月23日下午5点,胡海焘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十分焦急,打电话的人正处于封控小区内,面对这样的紧急事情,不知如何是好。

接到居民求助的胡海焘赶紧向街道办事处汇报了这个情况。在获得上级批准和帮助下,医院、社区派出了专人,让求助的刘先生穿上防护服,用救护车通过医院探望重病中的母亲。

从医院回来之后,刘先生感激地说道,“短短一趟探望,动用了一辆救护车和10名工作人员,给大家添麻烦了。谢谢大家!”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赵一责任编辑何齐铁编辑刘永豪图片望江路街道提供

1
查看完整版本: 抗疫我们在一起丨化身大白这群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