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从红楼梦诗词曲赋看贪官人生
TUhjnbcbe - 2024/9/9 17:16:00

闲来无事时爱翻翻《红楼梦》,并喜欢记诵其中的诗词曲赋,因此也记住了这首“护官符”。清人有“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亦枉然”的说法,红学家王昆仑先生说“《红楼梦》是封建上层社会的百科全书”,毛泽东主席也曾说过:“《红楼梦》这部书,现在许多人鄙视它,不愿提到它,其实《红楼梦》是一部很好看的小说,特别是它有极丰富的社会史料。”

《红楼梦》是我国长篇小说的经典之作,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无须赘述的。按照书中的说法,“护官符”是谚俗口碑,即民间歌谣,但也可归为诗歌类,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及《雅》的大部分就是采自民间歌谣,后经乐官的筛选、整理、加工而成的。对《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记得多了,联系耳闻目睹的一些贪官的事迹,我遂有了一点感触。

“请君着眼护官符,把笔悲伤说世途。”这首“护官符”以民谣的形式,隐晦地点出贾、史、王、薜四大家族在当地的巨大权势,告诉人们尤其是象贾雨村一样渴望“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的官员们,不要轻易触犯四大家族,否则,不但官爵难保,恐怕性命也保不住。“护官符”是封建社会官场中做官、升官的法宝,贾雨村当然应该知道,只是他在审理一桩明罢着的人命案面前,不敢放肆大胆运用这个秘诀。一经精通此道的门子点破,也就大胆付诸行动,胡乱审结此案,让薜蟋逍遥法外。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部《红楼梦》写尽世间百态,一首“护官符”道出了封建社会官场的种种陋习和丑恶!

据红学家考证,《红楼梦》写的是清初的事情。当下距清初社会虽然已经过去了多年,但今天一些官场中的种种潜规则与那时并无两样,一些腐败分子与贾雨村的为官之道殊无二致。众多“翻船”官员中,因贪污受贿而沦为阶下囚的不胜枚举,成克杰、胡长清、王怀忠、张二江……众多贪官,莫不如此。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原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据说就非常“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他升官的秘诀就是两点:

“政绩工程”,虚报数字,好大喜功,劳民伤财,竭泽而鱼,“只要你能搞出成绩,就算你能,但关键不是让老百姓看到政绩,而是让领导看到政绩”;“金钱工程”,即隔三差五向上级领导进贡。他当行署专员时,一次上级一位领导儿子结婚,他出手就送了20万。“政绩工程”在明处,“金钱工程”在暗处,一明一暗两个工程相互配合,“世事洞明”与“人情练达”相互结合,使王怀忠一路扶摇直上,飞黄腾达。“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王怀忠在副省长的位置上,终因东窗事发,成为建国以来继胡长清、成克杰之后,第三个被执行死刑的高级领导干部。

贪官的倒下,是心恋权色钱的应有下场,是多行不义必自毙的结果。

如今,总有一些人把小节看得无足轻重,收点“小钱”、收一些“土特产”尚且自思“不伤大节、盛情难却”,欣然受之;一些人热衷于迎来送往,钻营投机,自称是人之本性,安然为之。

殊不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数尺之躯丧于趾疾,许多贪官在接受审判时,纷纷悔恨当初收一瓶酒、一条烟到最后巨额受贿、道德败坏,这说明如果不在小节上自重自省,时刻保持谨慎,防微杜渐,失守的小节就能成为大节溃败的突破口,待到身陷囹圄,家破人散,悔之晚矣。到头来“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

《松窗梦语》记载,张瀚在初任御史、参见上司都台长官王廷相时,王廷相并没讲什么大道理,只给张瀚讲了自己乘轿时的一个见闻:说他一次乘轿进城遇雨,一轿夫穿了双新鞋,开始怕弄脏了鞋择地而行,循着干净的路面走,后来轿夫一不小心,失足踩进泥水里,此后便不复顾惜、无所忌惮。王廷相由此告诉张瀚说:“居身之道,亦由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张瀚听了这个“轿夫湿鞋”的故事,终身不忘,最后成为明朝一代良臣。

“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违法犯罪,几乎都是由于不慎始,从量变到质变,滑向罪恶的深渊。这些人在犯罪之前,也曾想到过严重的后果,也曾犹豫过,可大都经不住或硬或软两种诱惑,往往还是躲不过第一次,继尔发展到追求声色犬马,甚至到了“千里来当官,为了吃和穿;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的赤裸裸地步,就象轿夫第一次踩进泥水里,受破罐破摔的心理支配,越陷越深,不能自拨。

山西省临汾市原公安局长邵建伟就是这样,他原来是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曾获得过二等功。开始他帮人办理户口手续,事后别人送给他元的感谢费被他拒绝了。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手中的权力大了,各方面的诱惑增多,思想就逐渐发生了变化。他在忏悔书中写了接受钱物的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全部拒绝;第二个阶段收了心不安,不收心不甘;第三个阶段收了放心,不收安心;第四个阶段担心被查处。邵建伟就是这样从当初拒收元感谢费到敛财余万元,一步步走向了犯罪的深渊。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贪官的蜕变过程其实与“轿夫湿鞋”很相似,许多贪官也一样是从开始的“择地而行”,到“不小心失足”,再到后来的“不复顾惜、无所忌惮”,为所欲为,最终踏上不归路。不久前落马的山东省齐河县原财政局长任居孟这样陈述了自己的腐败演变过程:“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既然湿了鞋,顺便洗个脚;既然洗了脚,干脆洗个澡。”就这样一直洗到了监狱里。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不小心踩进泥水里是轿夫思想前后发生变化的关键。因此为人做官要善始善终,一失足成千古恨,最终身败名裂、身首异处。人生在世,要杜绝诱惑,淡泊名利,知足常乐。年10月,我到“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参观学习,有幸聆听了老书记吴仁宝的一场报告会。

当时吴仁宝老书记已经83岁,但思维敏捷,谈笑风生,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他有一句常爱讲的名言:“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与《曾广贤文》上说的“广厦千间,夜眠八尺;良田万顷,日食一升”是同一个意思。台湾一位法师说过:“人生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学者文怀沙也说过:“人生就是住旅馆,不要以为哪所房子是属于你的。”细细想来,这些睿智长者的话语,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只有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稳得住心神,受得起考验,才能使自己出淤泥而不染,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以平和之心对民、以淡泊之心对位、以知足之心对利、以敬畏之心对权。真正明白“官大官小,没完没了;钱多钱少,都有烦恼;归根结底,心态要好。”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为人做官应当牢记“轿夫湿鞋”的故事,活得坦然自在,始终享受着一片清静怡人的精神家园。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聚到多时眼闭了!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这些名言锦句如同电光火石,道出了人生真谛。贾雨村既使深谙“护官符”,“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最终不也是因为贪脏枉法,“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吗?贾雨村的官场人生让人警醒,《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引人深思,值得让人再三品读!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红楼梦诗词曲赋看贪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