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在20世纪30年代就闻名遐迩。回望历史追溯其前身,它们都是传教士最初在中国传福音时为了医治病人而引进医院。
“北协和”医院。
年,“协和医学堂”由英国伦敦传道会与英美其他五个教会合作开办,名为UnionMedicalCollege,中文翻译为“协和”,联合之意。年,洛克菲勒基金会以20万美元买下了协和医学堂,新学校命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并在其后30年,投入万美元打造全球最顶级的医学院之一。从成立开始,北京医院就完全按照当时世界上医学最先进的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模式,据说当时每一个马桶都是从美国本土搬过来的。
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美国的一位著名人物—洛克菲勒,他曾在写给儿子的家信中说:“我相信上帝给了我赚钱的能力,并让我尽最大的努力用之于人类的福祉”。正是这样的观念,使得洛克菲勒不惜成本在上个世纪的北平筹建一所中国最医院”。另外,被称为“万婴之母”的林巧稚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
年9月典礼期间所摄
“南湘雅”医院
医院,是美国医学博士爱德华·胡美在年前,受雅礼协会委派来到中国,在长沙西牌医院。
年,受湖南省政府委托,美国雅礼协会与湖南育群学会合作,各取一字,创立了我国第一所中美合办的高等医学教育机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湖南医科大学的前身)。此后,医院也随之迁入潮宗街,医院,一直沿用至今。
胡美博士担任第一任院长直到年离开长沙回到美国。毛泽东对胡美博士评价特别高,曾说,“如湘雅诊不好,北京也就诊不好”。
光绪年间的医院旧照
“东齐鲁”医院
医院,由美国传教士聂会东夫妇于年创建。这对夫妇于《天津条约》签订、山东登州等数十处通商口岸开放后,被美国北美长老会派遣到济南。他们随后购买了一块土地,医院(位于现青龙桥北,后坡街号),医院最早的雏形。当时,美国医药传道会曾直言不讳地说:“欲介绍基督教到中国,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医药。”
年,济南、青州、邹平、临沂四地的四所教会医学堂合并为“共合医道学堂”。年,为了给“共合医道学堂”提供实习基地,聂会东又开设了一间“医院”。
年,齐鲁大学成立。医院,“医院”改名为“齐鲁医院”,医院医院。年聂会东任齐鲁大学校长,他也是奠定中国皮肤科的主要人物之一。
医院
“西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渊源于年美国、英国、加拿大等5个教会组织在成都华西坝创办的私立华西协和大学,是中国最大的医学综合性大学,也是中国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数个发端之一。
华西协合大学当时的教授大多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设立文学院、理学院、医牙学院,大学管理以”协合”为原则,管理体制参照牛津合剑桥大学,课程设置则按照哈佛体系。
年9月,华西医科大学与原四川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四川大学,华西医科大学更名为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