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转世》票房已达47亿,位列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第一,而且几乎达到了零差评,《哪吒》的创作无疑是成功的。作为一个成年影迷,在观影的震撼之余,又了解了一些链接信息,结果更加令人感动,导演饺子的经历、《哪吒》的剧情、创作的过程,但让人感受到颠覆性创造的力量。
导演职业的颠覆。导演饺子本名杨宇,毕业于国内顶尖医科院校华西医科大学。怀揣着别人梦寐以求的医生职业保险单,他却没有踏实稳妥地做一名医生,而是在梦想和爱好的指引下,辞职回家做起了动画创作。他一个人用三年零八个月,创作的处女动画短片,16分钟的《打,打个大西瓜》一炮走红,不仅豆瓣评分8.6分,还获得了国内外20多个奖项。
饺子对梦想和爱好的执着追求,让他颠覆了父母为他选择职业之路,他弃医从文不被理解,他生活窘迫被人质疑,他在创业路上遭遇过欺骗和失败,但凭着死磕般的坚持,他完成了华丽的转身。
饺子从医生到导演的颠覆性职业转变,本身就是一部励志大片,有执着的个性和超群得才华为基础,作品也就值得期待了。
哪吒形象的颠覆。年的《哪吒闹海》,哪吒见义勇为,拳打巡海夜叉,将龙王三太子剥皮抽筋,面对东海龙王的复仇,哪吒为保卫陈塘关,挺身而出,舍身为人拔剑自刎,重生后大闹龙宫,战败龙王为民除害。这样的正面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传统经典形象。
而《哪吒》中,哪吒成了坏小子,猪鼻子招风耳黑眼圈,两手插在裤子里玩世不恭,笑容邪恶中带走痞气,袭扰百姓,四处捣乱,诡计多端,欺负别人。听听哪吒的口头禅:“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就知道他绝非善类。
对哪吒传统正面形象的颠覆,本身就具是很大的挑战,也是一次疯狂的冒险,但却给故事了更大的发现和思考空间。从结果看,这个冒险无疑是成功的。
“天命论”的颠覆。人的命天注定,还是我的命运我做主,这之间的争论始终没有终止。不能否认,“天命论”现在依然还很有市场,当人在成长中棱角磨平、锐气丧失时,当人在失败中迷茫彷徨、难以前行时,天命成了最好的借口,也是和自己和解的最好理由。孰是孰非?电影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不信,所谓命中注定”。
就算天注定你是魔又如何?你的选择才是最重要的。力量本身没有好与坏,关键在于使用的人本身。就算是魔丸又如何?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算。正因如此,当敖丙对哪吒说出他命中注定是魔丸的时候,哪吒才会嘶吼道:“我命由我不由天。”人最大的自由是选择,这也是对抗天命论的终极武器。
父亲李靖的颠覆。传统的李靖形象,是一个冷血的坏父亲,哪吒一出生就被他当做造孽要处死,多亏母亲苦苦哀求才让哪吒活命。然而,这并不是大多数中国传统父亲的样子,所谓虎毒不食子,所谓父爱大如山,父亲对一个孩子而言,永远是最大的靠山和最深沉的爱。
《哪吒》中的李靖,还原了中国传统父亲的形象。生辰宴上,李靖给了哪吒一道以父命换儿命的“平安符”,并鼓励他:“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最后在哪吒得知全部的真相后,彻彻底底地把这句话融到了心里、注进了骨髓,从父母伟大而无私的爱中获得了无穷的力量和坚定的信念,哪怕明知自己命不久矣,依旧毫不犹豫地选择冒着神魂俱灭的危险,冲向压城冰盖,冲向“天劫”。
李靖用自己的良苦用心和如海深情,换来一个脱胎换骨的儿子,以及儿子面对死亡时依然心心念念和父亲踢一场毽子的深深眷恋,令人泪如雨下。这才是父亲应该有的庇佑深情样子,而不是那个79版李靖的自私冷血样子。
动画制作的颠覆。饺子对《哪吒》制作的要求是,力求每一帧都是经典,要做精品中的精品。影片实际参与制作人员超过人,是目前国产动漫电影中参与制作人数最多的,几乎聚集了国内全行业力量。全片总共绘制了多个镜头,是一般动画电影的两倍之多。导演饺子精心挑选,留下来个镜头,更是“猜品中的精品”,其中特效镜头多达个,占到80%,力求电影能够达到最完美的展现。
饺子对每一个细节都绝不含糊。为了申公豹变成豹子头的特效,两个月都没有通过,差点逼疯特效师。为了给哪吒配音,配音演员有时候会用“躺卧着”的身体感受来说话,这样才能贴合人物形象和剧情要求。哪吒的烟熏妆形象,先后做了一百多个版本,最后才从摇滚中找到灵感,它更能体现哪吒的反叛精神。另外,诸如头发飘动、肚皮颤动等细节,更是多不胜数。
饺子本身就是一个追求梦想的反叛者,他用自己的理解讲述《哪吒》的故事,用颠覆性的重塑来展现创造的力量。哪吒的故事也应该是饺子自己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