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健康报健康报
在新时代,保障人民健康被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当前,我国总人口超过14亿,步入银发社会,慢性病患者基数庞大。医院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趋势中迎来展现更大作为的时机。
近日,健康报报道团医院调研,通过“三问”打开一扇窗口,医院与“国之大者”的血脉联系,进而探寻中国式现代化医疗卫生事业的实现路径。
在外界眼中,医院一直在“变大”。上世纪90年代末,医院发展红利快速发展,在西南地区异军突起,直至全国闻名。进入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该院的“扩张”之路一方面“极其保守”,编制床位数基本保持不变;另一方面,疾病诊治与健康促进领域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催生出了“华西现象”。医院如何走出了一条带有生命温度的科研之路?
用真金白银调动科研积极性
去年,医院麻醉手术中心学科主任刘进捐出“一个亿”的消息,刷爆了网络。刘进将团队科研成果转化的个人所得中的一亿元全额捐出,在医院设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发展基金,用于培训住院医师,激励带教师资,医院培训能力建设。这也是我国首个由个人捐赠设立的专项规培发展基金。
今年10月31日,首届“华西刘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发展基金”表彰会举行,对名优秀住院医师、优秀带教老师、优秀轮转科室管理者进行表彰、奖励,共计发放奖金.8万元。
一位麻醉科医生,为什么一直致力于推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刘进解释说,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要求所有进入医疗行业的医学专业毕业生接受为期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使其具备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能力,成长为合格临床医生。
外界好奇,一位医生如何“赚”到一亿元?原来,医院与相关药企分别于年、年签署了包括“超长效局麻药”和“新型骨骼肌松弛药物”这两项新药在内的专利许可及项目合作开发合同,合同总金额高达7.5亿元。按照医院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政策,作为研发者之一的刘进获得了一亿元奖励资金。
新闻热点的背后是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