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曾每户住别墅开豪车,远近闻名的天下第
TUhjnbcbe - 2025/7/4 21:02:00

文:周周

集体股份遭挤兑,大量人口外流……如果只看这些关键词,一定会认为是某个贫困山区遇到了发展难题,但今天要讲的却是有中国第一村之称的华西村。有消息称,难道,这个曾经的天下第一村真的要凉了吗?华西村的发展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事实上,在华西村变得富有之前,它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村庄,村民们每天过着下地耕田的日子。但就在村民们的努力下和政策的扶植下,华西村变成了一个富硕之地,成为了天下第一村。富起来的华西村充满了现代化气息,整齐的别墅、飞机场,甚至每个人的存款都超百万,出门就是汽车。

那么,华西村是怎么从一个小村落发展成今天的天下第一村呢?那就得说一下华西村的发展情况了,70年代造田,80年代建工厂,90年代造城,20年代开始全产业发展。似乎可以看出,华西村的每一步都是有基调的。然而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离不开华西村前书记吴仁宝。

吴仁宝上任村书记后,“农业学大寨”运动也在我国迅速兴起,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对华西村也有了许多大胆的想法。据吴仁宝表示,华西村的土地资源不多,即使“包产到户”也不能使村里的每家每户都做到致富的水平,所以吴仁宝想到了工业致富。因此,华西村开始发展工业和城市建设。这一系列的建设项目也在吴仁宝的计划下,在村民的相互帮助下,华西村也开始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就这样,在江苏的一个小村庄里,一个庞大的产业链逐渐形成了。这对擅长发现商机的吴仁宝来说,这还不够。之后,他又看中了旅游的商机。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华西村巅峰的时候,每年都能接待超过万人次的游客。此外,华西村还大力发展钢铁和纺织业,这三大经济支柱也让华西村成为了“天下第一村”。

但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辉煌时期华西村的传统产业发达,但这也为华西村埋下了现如今由盛转衰的伏笔。要知道,即使是像吴仁宝这样的“超人”有时也会犯错误。年,76岁的吴仁宝将执掌42年的华西村最高权力移交给了四子吴协恩,实际上还是“能人经济”的延续。

年,吴仁宝因癌症去世,享年85岁,一代传奇书记也就此落幕。随着吴仁宝的逝世,华西村也失去了核心灵魂人物。就此,在发展方面也慢慢地开始走下坡路。但尽管这样,那时候的华西村依旧有着超2家的控股公司,总资产也将近亿。

华西村的发展速度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有所放缓,但减缓的速度却非常快,甚至还出现了停滞不前,负债的情况。今年1月25日,华西股份发布的公告显示,年华西集团预计亏损3.9到4.35亿元,股东户数连续三期下降。实际上,早在年的时候,华西集团的负债便有.3亿,债务占比为67.4%。

要知道,除了房地产行业,如此高的负债比率是很不正常的,因为这预示着资金链即将进入借新债补旧债的恶性循环,最终的结局除了垮掉,别无选择。那么,又是什么导致华西村从天下第一村变成负债累累的村落呢?

自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过去30年“大需求、大基建、奔放式发展”的经济时代已经结束,而强关联性的钢材等传统行业也应声倒下。以螺纹钢为例:年,每吨售价为元,但到了年跌到了元。

除了钢铁,华西村的纺织业也陷入了困境。近年来,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许多纺织厂早已从东南海岸迁往西部,甚至迁往东南亚。那旅游业呢?乍一看,一栋高耸入云的五星级酒店依旧亮眼,但年一场疫情给华西村带来了晴天霹雳,游客减半,收入腰斩。

除了外部环境外,华西村的内部也存在问题。原来这个1万人的小村庄已经扩大到了3万多人,虽然整成了13个村庄的大集体,但享受华西集团每年利润分红的,却依旧只有原来的两个村子。这样肯定会导致利益团体高度固化,并且其他村民上升的空间被堵死,从而使得整个村子的经济失去活力。

由此看来,华西村早已不是原来的“天下第一村”了,而“天下第一村”早已名不符其实。看到现在华西村的局面,不由得让人感叹,时代发展太快,如果不跟上步伐变通,很难不被淘汰。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城镇逐渐富裕起来,华西村也不再是人们

1
查看完整版本: 曾每户住别墅开豪车,远近闻名的天下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