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推行高校体制改革,要求除了国防、军工等重点行业以外,国家各个部委(除教育部外)均不得管辖高校,一般来说,原部属高校只有3条路可选。
第一,划转至教育部,这一条可以保留部属地位,最为理想,但是对学校实力、学位点、办学规模都有很高的要求,卫生部的高校由于规模普遍偏小,无一划转成功;第二,划转至地方(省、市、区)管理,成为省属高校;第三,与教育部直属高校合并,弱化甚至没有了“招牌”,但是保住了部属地位。
面对轰轰烈烈的高校体制改革,原卫生部直属的11所高校该作何选择呢?下面我们一一来看。
第一所:北京医科大学,北医大是首批拿到卫生部名额,进入的高校,她选择强强联合,并入北京大学,成为北京大学医学部。第二所:上海医科大学,拿到卫生部名额,于年第二批进入工程,后并入复旦大学。
第三所:华西医科大学,与上海医大同时拿到卫生部名额,进入,并入四川大学。第四所:中山医科大学,年10月选择并入中山大学,原本两校就是在年院系调整中拆分而成,再次合并也算是“姻缘再续”。
第五所:同济医科大学,与华中理工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大源于上海,年迁至武汉,与武大医学院合并后几经易名,年定名为同济医科大学;据说当年同济医大首先想与武大合并,但是因为合并后想让武大更名且自己保留“某某大学同济医学院”的称号,武大并未答应,最终选择华中理工大学。
第六所:湖南医科大学,年4月,与中南工业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合并为中南大学,现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当年湖医的首选是湖南大学,据说遭到了湖大时任主要领导的反对没有成形,这也成了千年湖大挥之不去的遗憾。第七所:白求恩医科大学,年6月并入吉林大学。第八所:山东医科大学,年7月并入山东大学。第九所:西安医科大学,年4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
余下的2所选择了不同的路。第十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作为我国医学类高校一面旗帜的协和医大拥有着超然的地位,她并未划入教育部,也未划入地方,同样没有并入任何高校,只是同清华大学开展了几年的“合作办学”,学校一直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目前是卫健委唯一直属高校(已更名北京协和医学院)。
第十一所:中国医科大学,学校位于沈阳市,据说当年也有与东北大学合并的意愿,但是并未成功,因此自卫生部划转至辽宁省,目前是辽宁省属高校,虽说是省属但是保住了“中国医科大学”这块金字招牌。
写在最后
20多年以后,看看当年11所医学院如今的办学实力,回过头再重新审视一下她们当年的抉择正确与否,相信每一位看官心中都有一杆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