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我国唯一的共产村,村民吃穿住房全免费
TUhjnbcbe - 2025/7/15 9:55:00

文/依依科普说

你敢相信吗?在我国有这样一个村,村民依旧过着六七十年代,人民公社的生活,要知道这是毛主席时代的经济模式,为何时至今日它还存在?

新中国的改革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新中国为了开展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建立了人民公社活动,关于这一点,相信老一辈人都记忆犹新。

但这项农村的人民公社运动在年10月就已经结束,可是在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城关镇的南街村,到现在还依然保留着人工公社的制度。

这个村子人口不足户,土地面积也只有1.78平方公里,却坐拥超过万人的外来务工人员,一年的总产值能超过20亿,税收达亿元以上。

看到这我相信你一定会好奇,这真的只是一个村子吗?如此大的经济规模,怎么说也是个县级市,但它的的确确就是一个小村子。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南街村还是曾经河南省第一个达到亿元的村庄,同时也是集体主义经济的示范地。

原本这个村子并没有什么名气,尤其是在中国实行分田到户的改革中,最出名的还要数小岗村,因为它是第一个实施土地承包制度的村子,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被称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不同于小岗村的是,南街村在“小试牛刀”之后,再一次会回到了集体化发展的道路,毕竟当时全国上下都进行了土地改革,为什么南极村依旧选择集体主义呢?他们又是如何一步步用集体经济模式,走向共同富裕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这个村子为什要在国家实行土地改革时,毅然决然回归集体化?

前面我们也提到了,一开始南街村其实也有参与土地改革,实行承包制,村里原有的两个村办企业,面粉厂和砖厂在承包给私人后,虽然在经营上没有垮掉,但钱基本都进了老板的腰包。

并且厂里的生产事故频发,曾造成一死四伤的严重后果,村民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生活越来越拮据。

这让时任南街村生产队长的王宏斌很是不满,因为除了工厂之外,当时南街村做小生意的人也不少,很多人都把自己的土地租给别人,几年下来,粮食产量大幅下降。

王宏斌不得不重新思考当初所做的决定,到了年,王宏斌做了一个重大决定,收回两个工厂的个人承包,继续延续集体承包制,由村支部亲自上阵指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把企业的经营搞上去。

同时也鼓励村民把责任田交给集体,统一耕种,然后这一举措直接成为了南街村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在收回工厂时,南街村村办企业的产值只有70万元,但2年后就已经发展到了万元,到了年,南街村工农业产值直接突破亿元大关。

经济发展取得成果后,南街村不忘共同富裕,90年代开始,这里就建设统一标准的住宅楼,让村民直接搬进新家,不花一分钱。

但村子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进入新世纪后南街村遭遇了巨大危机,经营收入出现断崖式下滑,外界甚至传出南街村负债17亿,即将破产的说法。

不过这个难题最终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完美解决,但话说回来,如果当时南街村没能渡过难关,村子会发生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如果村子宣布破产,村民该怎么办呢?

虽然南街村最终转危为安,但有一个村子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它就是曾经的中国第一村——华西村。

这个村子的致富之路就是用办企业的思维来管理村子,当初带领村子致富的人是吴仁宝,他是华西村的老书记。

30年时间了他兢兢业业带领村民发家致富,但自从年吴老先生离开人世后,华西村的财富开始逐渐流失,企业发展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尤其是在旅游业方面,华西村的营业额连年下降,据说已经降到了万以下,另外海洋工程方面已经亏损了2亿多元。

当年的华西村小别墅,只要有当地户籍,就能分到一套,而如今部分村民却寄语将手中的资产变卖出去,只可以无人敢接盘,就这样曾经的中国第一村,已经接近破产。

其实从这两个村子的发展中,我们不难看出,首先要想致富,村民需要一个优秀的领导人,其次,遇到困难的时候,村民也应该共同努力,共同克服。

南极村即便是采用六七十年代的制度,依旧可以让村民发家致富,离不开所有人的团结一致、努力探索。

现在的南街村,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经济体制,村民们在村里的行政机构或者村营企业上班,根据工作的内容不同,每个月能领带元元的固定工资。

可能在我们看来,工资非常低,但要知道,这里的村民不管是日常吃穿,还是看病上学,都有村政府同意配给,而且之多不少,这样的生活你羡慕吗?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国唯一的共产村,村民吃穿住房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