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今日在成都开幕这6
TUhjnbcbe - 2021/1/7 14:21:00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dy/171025/5789682.html

有一部电影叫做《保持通话》

讲述的是主人公偶然间

接到一个求救电话

帮助挽救生命的故事

调度员:“仔细听好我现在怎么教你做胸外按压,一定要让他平躺在地上……”

家属:“平躺了”。

调度员:“把一只手的手掌根部放在他的胸骨上……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这只手的手背上,快速用力按压胸部每秒钟至少两次……”

10分40秒,这个与“死神赛跑”的电话,成功挽救了一个宝贵的生命。而调度员冷静的电话指导更是引来网友们纷纷点赞。

与死神赛跑—现实版“保持通话”频繁上演

事实上,这样现实版的“保持通话”此前也曾出现过。

“我不挂,一直陪着你。”

“你不挂电话,帮帮我,我做得对吗?”

在这段保持通话生死大营救中,调度员刘清始终用电话陪伴着呼救者家属。在她专业、耐心、尽责的处理下,一条生命被挽救了。而这段进行了26分钟的求助电话,也成为刘清9年的职业生涯中接过时间最长的求救电话。

年1月份,辽宁大连的急救中心接到一个特殊电话,对方一开始说话断断续续,说不清自己的情况,到后来思维混乱,口齿不清。但是,调度员仍然坚持不断地询问,倾听,再询问,再倾听……这通电话持续了46分钟,挽救了两条人命。

原来,打急救电话的崔大姐和其丈夫王大哥在租住的平房里发生煤气中*,崔大姐在昏迷之前,拼尽全力打出了。由于信息模糊,急救中心向警方请求协助。民警赶到出事地点附近之后,只能挨家挨户敲门找。

当敲到第九家时,已经保持了40多分钟电话的调度员蒋林平听到了电话里的敲门声。民警立刻翻墙展开急救。

急救医生表示,如果没有蒋林平这46分钟不间断的呼喊和倾听,夫妻俩恐怕就再也醒不过来了。

调度员:“你好,你不要做想不开的事,告诉我你的位置,我派人过来!”

报警者:“谢谢你,你很善解人意,我愿意跟你说说……”

这些生命热线值得我们用心维护

现实版“保持通话”上演,让我们看到了危难时这些热线电话背后的幕后英雄们的伟大。正是他们耐心、专业、负责任的指导、劝解,才最终挽救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但是,在我们为他们点赞的同时,同样需要我们思考应该为、、等这些公共服务电话做些什么。有了这些“生命热线”,我们才能第一时间得到帮助、救助,摆脱困难。

然而,就在前不久,“急救电话被楼盘推销电话打爆”的新闻还曾刷屏网络,让我们气愤又无奈。

学会正确拨打这些公共服务热线,杜绝对、“无效警情”的占用;对接线工作人员多些理解。这些保证我们生命通道的电话唯有时刻畅通,才能让我们在危难之际得到最快、最有效的救助。

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现实版“保持通话”继续上演,避免更多悲剧发生。

来源:中国之声,综合:中国青年网、南方网、宁波晚报、央视新闻、华西都市报等

你可能还想看

■遵义桐梓:锅炉爆炸飞进教学楼!8名学生受伤,1名工人死亡

■太尴尬!贵阳这个地下通道,只有骑摩托车的才敢过!还要统一做这个动作……

■贵阳这个地方将打造成"度假小镇"!详细规划总则出炉!

■有谁认识曾住在贵阳大西门的王小英?和你分别40多年的儿子来找你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1/1/7 14:22:00
程少为在哪家医院坐诊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01217/8505703.html

来源:华西都市报

6大主题展陆续与您见面

《金色记忆——14世纪前中国出土金器特展》(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秦蜀之路青铜文明展》(成都博物馆)

《人与神——文物精华展》(三星堆博物馆)

《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四川博物院)

《古蜀文明与两河文明对话展》(四川大学博物馆)

《考古四川新世纪展》(广汉·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整理基地)


  10月22日,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将在成都开幕,本次大会主题为“古代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不要以为这只是考古人的学术盛宴,对于老百姓而言,众多展览也是一场文化与历史的饕餮盛宴。大会举办期间,至少有6场特色主题展览汇聚天府之国,无论是江口沉银考古成果展,还是秦蜀之路青铜文明展、金色记忆金器展,总有一款展览让你大饱眼福。

江口沉银展回娘家


  此前,“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大量珍贵文物让观众大开眼界。如今,四川观众也有眼福了。作为中国考古学期间的重磅展览之一,多件珍贵的文物已于10月21日回归成都,在四川博物院免费向公众见面。


  本次展览分为两个部分,“江口沉银”主要展示江口遗址出土相关文物,分为大西*权、金银充库、江口鏖战三个单元进行展示。国内首次发现的明代藩王金宝实物——蜀王金宝,明蕃王府以及张献忠册封妃嫔的金银册,佐证江口沉银遗址为战场遗址的三眼火铳,张献忠嘉奖部将所用的“西王赏功”金银币等文物悉数亮相,让您大饱眼福。

众多展览精彩纷呈


  最早出现“中国”二字的何尊,重达18斤的西汉金兽……考古学大会开幕期间,四川人在家门口就能一睹这些国宝的风采。


  正在成博展出的“秦蜀之路青铜文明展”上,来自成都平原、关中平原、汉中平原三地的余件青铜器重磅亮相,包括国宝何尊在内的55件一级文物汇聚蓉城,讲述青铜这一“国之重器”背后的故事。


  另一边,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也联合国内40家考古文博单位,集中展现余套先秦至元代金器精品,带领观众追寻“金色记忆”。


  10月21日,在四川大学博物馆亮相的“古蜀文明与两河文明对话展”是世界上首次在大学博物馆举办的古蜀文明主题跨国联展。以色列耶路撒冷圣地博物馆、美国耶鲁大学皮博迪自然历史博物馆巴比伦特藏、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和川大博物馆的特藏珍品汇聚蓉城,让成都平原与两河流域跨越时空对话。


  除此之外,在广汉的展览也赏心悦目。“考古四川新世纪展”“人与神——古代南方丝绸之路文物精华展”分别选取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重磅文物,以及蜀、笮、滇秘宝遗珍,展示考古近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成都平原与两河流域青铜文明对话展”在川大开幕


  古蜀文明对话两河文明


  从历史深处追问“人类共同命运”


  北纬30°的纬线,似一根有魔法的红绳,连接着世界几大文明的发源地。同样缠绕于这条神奇红绳上,以四川三星堆文明为代表的古蜀文明,与其他几大文明发展有何关联?或许,我们可以听听文物之间的“对话”。


  10月21日,“成都平原与两河流域青铜文明对话展”在四川大学博物馆拉开帷幕。三星堆的文物手稿、古蜀的青铜人像和玉石器,与两河流域出土的楔形文字泥版文书、宝石材质的滚筒印章首次“当面对话”,这不仅是两种文明的交流,更是在21世纪的今天,从历史深处对“人类共同命运”的追问。

图形组合“撞脸”

两个文明或有共同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四川广汉三星堆、成都金沙遗址以及宝墩系列古城遗址的发掘,古蜀国幽暗的历史天空顿时被照亮。


  三星堆博物馆里,高3.96米的青铜神树壮美精致。神树有三层树枝,每个枝条上,小鸟儿昂首高歌。神树的下部悬着一条龙,龙的头朝下,尾在上,夭矫多姿。


  神树很孤独,除了在《山海经》中,古代中国的其他地方从未见过其身影。不过,在“成都平原与两河流域青铜文明对话展”上,在与阿卡德时期的滚筒印章“相见”后,它似乎找到了“伙伴”。


  滚筒印章是古代近东地区普遍使用的印章,通常刻有“图案故事”。一些阿卡德时期滚筒印章上,讲述着一个神话故事:居住在树上的鹰和蛇发生对抗,人类参与其中,最后藉由鹰的翅膀飞升天空。这就是著名的埃塔纳神话。


  从印纹上可以看到,广泛出现在古蜀时期的飞鸟、树和蛇形成的组合,在古代两河流域也并不陌生。“这是两个文明在结构性上的相似。”本次展览的首席策展顾问王献华教授说,这些形象组合,正是先民宇宙观的反映,“这样的相似,或许更能说明,两个文明可能有共同的背景。”

三星堆金杖之谜

两河文明权杖或提供参考


  巴蜀先民崇尚金器。金杖、金面具、“太阳神鸟”金饰、金冠带……在三星堆和金沙两地,出土的金器近三百件。


  在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一条弯弯曲曲的金杖让人叹为观止。在金杖一段,雕刻有三组图案,留给考古学家们无尽遐想:金杖的主人是什么身份?它在权力体系中有着怎样的地位?由于缺乏文字,这一切都尚无定论。


  类似于金杖的“棍子”,出现在两河流域的浮雕中——在汉谟拉比法典石雕上部的浮雕中,太阳神沙马什授予汉谟拉比权杖。这里的权杖,意味着天神授予国王权力。


  在多年前的*河流域,象征国王权力的是鼎,远在西亚、北非一带,那里的人们将杖作为权力象征。三星堆的金棍文化,是否与两河流域中的权杖有什么关联?


  有专家认为,这并非不可能。三星堆出土过0多枚印度洋海贝,说明三星堆时期的古蜀人已经走出盆地,不排除外界文化通过南方丝绸之路,对三星堆文化产生了影响。


  当成都平原和两河流域的青铜文明相遇,似曾相识的图形、器物相见,让人忍不住设想,数千年前,两个相隔5公里的文明之间,有着一段怎样的故事?

青铜小立人(金沙遗址博物馆供图)。

专访

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

古蜀文明国外巡展所到之处皆轰动


  10月21日,“成都平原与两河流域青铜文明对话展”在四川大学博物馆举行。这也是两河流域文物首次在中国集中展出,大批吸睛文物逐一亮相,其中就有以色列耶路撒冷圣地博物馆带来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以及两河流域出土的珠宝首饰。同样,三星堆博物馆也是诚意满满,大量珍贵青铜器、人物像将在家门口展出,和两河流域文物直接展开“当面对话”。


  这不是三星堆青铜器第一次“外交”,在20多年里,它们先后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展,足迹遍布各大洲。


  “对外交流展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回忆,“年第一次走出国门。当时为了配合申奥,三星堆部分文物在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展出。”此后,三星堆文物先后出展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例如德国埃森克鲁勃山庄、英国不列颠博物馆以及日本各地的特展。“每到一处都会引起轰动。”朱亚蓉说。


  走遍世界各地的古蜀文明,除了将中国的历史文化之风刮到了每一角落,也极大增进了人类文明之间的联系。如今,古蜀文明同样吸引着其他地区文明前来“对话”和交流。


  “现在,不仅是走出去,还有引进来。金沙博物馆曾举办过古埃及文明展,下一步还将举办雅典文明展。”朱亚蓉说,通过不同地区文明的展览,探寻它们发展过程中的联系。

▼更多精彩推荐,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今日在成都开幕这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