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实现作家梦的写作平台。如果你有一个文学梦,如果你未满45岁,好消息来了!年1月,由成都市文联《青年作家》杂志社、华西都市报社、封面新闻联合打造的“第二届华语青年作家奖”在成都启动。此次大奖设华语青年作家奖“小说奖”1名、华语青年作家奖“诗歌奖”1名、华语青年作家奖“非虚构写作奖”1名,各项奖金5万元;入围奖各2名,各奖1万元。
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成都市文联主席、《青年作家》主编、著名诗人梁平表示:“从首届开始,这个文学奖旨在奖掖和扶持4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作家,填补目前国内缺乏有影响力和含金量、专门针对45岁以下的青年作家文学奖项的历史空白,力争将这个奖打造成比肩日本‘芥川文学奖’的纯文学奖项,助推更多的文学新人走上文学大家之路。”
超强评委阵容
11位文学大咖坐镇评委席
“第二届华语青年作家奖”正式启动,文学圈大咖纷纷点赞、支招。
评奖专家委员会主任、著名文学批评家、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曾经这样表示:“期待看到对我构成挑战的作品,让我感到陌生、感到困难和困惑甚至感到冒犯。我希望看到有野性的青年。期待看到有野性的青年拔尖而出,而不是四平八稳和我相谈甚欢的‘小老头’。”
著名作家阿来与李敬泽共同出任“第二届华语青年作家奖”专家委员会主任,他认为这个奖对鼓励当下文学青年进行纯文学创作,有着特别的积极意义,“网络时代的到来,让青年作家发表作品,有了更为方便的渠道,但是也导致了写作商业化、娱乐化的倾向比较明显。而坚持进行纯文学创作的青年作家,有可能处于孤立、遮蔽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鼓励青年作家进行纯文学写作,更有必要,也更有意义。”
除了李敬泽、阿来,组委会还邀请了《人民文学》主编施战*,《诗刊》常务副主编商震,《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谢有顺,《作家》杂志主编宗仁发,《美文》杂志常务副主编穆涛,《钟山》杂志主编贾梦玮,《花城》杂志主编朱燕玲等十多位文坛资深大咖,担任此项大奖的评委。
作家年龄放宽
参评作家年龄延展至45岁
比起第一届华语青年作家奖,本届评奖出现了两处调整:第一,评奖范围有所扩大,有资格参评的作家年龄从第一届的40岁延展到45岁;第二,专家评委会成员总数从9位增加到11位。
对于这两处调整,梁平也给出了解释,把青年的年龄标准,延伸到45岁以下(年12月31日之前未满45岁)都可以参加,是尽量靠近国际通行的标准。评委的阵容人数,以后每届都可能有调整。我们有一个专家评委库。在基本阵容不变的情况下,每年作适当调整。
“评委阵容的扩大,更有利于尽最大可能把更多的优秀青年作家打捞出来,减少遗珠之憾。目前这11位评委,基本上都是来自国内一线的文学杂志或机构,比如有来自四川、上海、陕西、吉林、广东的等多处全国文学重镇,可以说,是有相当全面的整体视野。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各自对中国文学的精准判断,值得信赖。”梁平说。
前辈寄语青年作家
“文学是一场马拉松,一旦开始,请坚持!”
梁平说,华语青年作家奖以后要年年办下去,“我们的目光盯着全球所有用华语进行写作的青年作家的作品。第二届启动,相信一定会被第一届更有看点,更能引起文学界和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