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四川卫计委网消息,为切实做好冬春季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四川省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加强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工作。
1月12日,成都市和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别从1名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标本中检出H5N1病*核酸阳性。经流行病学调查,该病例发病前有活禽接触史。1月13日,省专家组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查,判定该患者为H5N1确诊病例。专家分析认为,本次出现的病例为偶发个案。
患者为男性,42岁,现住成都市青羊区某社区,年12月27日开始出现发热等症状,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年1月2日,因病情加重,紧急转医院救治,临床诊断为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等。目前,患者病情极其危重,省专家组正在全力抢救。
疾控部门已对患者住所及周边环境终末消*,58名密切接触者经医学观察均无异常,未报告新的病例。
专家提示,防范呼吸道传染病,要注意室内通风换气,合理作息,减少在人群密集、空气不畅的场所逗留;养成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个人卫生习惯;不接触、不制作和食用病死禽,购买鲜、活、冻禽畜时要注意查看检疫证明。一旦出现流感症状,要及时就医。
以上内容转载:华西都市报
导语:人类感染禽流感AH5N1死亡率高,而抗病*治疗的效力有限。年3月的《TheLancetInfectiousDisease》刊载了一项研究,旨在研究特异性多克隆免疫球蛋白F(ab’)2片段对抗健康志愿者体内越南禽流感//病*(H5N1亚型)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和治疗潜力。
人类感染禽流感AH5N1死亡率高,而抗病*治疗的效力有限。年3月的《TheLancetInfectiousDisease》刊载了一项研究,旨在研究特异性多克隆免疫球蛋白F(ab’)2片段对抗健康志愿者体内越南禽流感//病*(H5N1亚型)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和治疗潜力。
研究者们开展了一项单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1期研究。在试验的第1阶段(单次输注)和第2阶段(5次输注),随机指定健康男性志愿者每日静脉输注一次0.85U/kg体重的F(ab’)2,或每日输注一次生理盐水安慰剂。集中进行随机分组,第1阶段的其中一个区组有四例患者,另一区组为替代者(三个活性物,一个安慰剂),第2阶段的两个区组有六例患者(五个活性物和一个安慰剂),替代者区组相同。主要目的是评估F(ab’)2的临床和实验室安全性,其中接受单剂的研究组安全性监测时间为22天(在第0–2、第4、第8、第15和第22天评估),接受五剂的研究组安全性监测时间为33天(在第0–6、第8、第10、第12、第19、第26和第33天评估)。在第天进行最终的研究后安全评估。研究者们还评估了药代动力学结果,并分析血凝反应和血清中和活性。基于意向治疗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年9月28日至12月28日,研究者们共招募16例健康亚洲男性,并随机给13例分配单剂或五剂F(ab’)2,另外3例分配安慰剂。F(ab’)2耐受性好,未出现死亡或严重不良事件。三例患者出现轻度不良事件(分别为眼睑痉挛、鼻窦炎和发热)。发热(38°C)被认为可能与输注相关,在37分钟后消退。血液和尿液样本检验结果以及心率、心电图读数和体重等体检指标均无临床上显著的安全问题。单剂输注的平均血浆峰值浓度为19.3μg/mL(SD3.5),五剂的为23.0μg/mL(4.5)。平均而言,输注五剂之后长达5天内,血浆中仍检测到F(ab’)2。血凝反应抑制只在三剂后增强,但每五剂之后感染者的体外血清中和活性短暂增至临床有效浓度。研究者们认为,F(ab’)2治疗H5N1接触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高,治疗潜力大
本地推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