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人户
文/高雁
庄稼人伙路多,一年到头难得有个闲,要想与亲朋好友联络下感情,往往要趁过年和农闲时节。遇到哪家有红白喜事了,也得走人户,不过那种交往带有功利性,害怕自家有事时门庭冷落遭人笑话。日常性的走人户才更显出人情味儿。那些未出嫁的大姑娘,由于没有繁重家务的拖累,走人户的时间比较自由,还有少数吃皇粮的和从事特殊行业的人也可以随时走人户。经常走人户的人除了有闲,还得有脸面,家底要殷实。没见过混不下去了的人还频频走人户的,即便他们想走,亲朋好友也不待见,当然日益稀疏了。走人户的人穿着干净时新衣裳,这衣裳多是平时压箱底的,穿在身上折痕清晰可见。白球鞋也是刷过鞋粉的,雪白挺括得像石灰白壁。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精气神十足。他们打扮齐备,从自家出发,背着背篼爬坡下坎,动辄十来里的路程和肩上的负重让他们大汗淋漓,也足以让主人家使出十分热情接待。走人户的人们岂止是辛苦呢,他们慷慨大方,绝不会两手空空地上门。那带着汗水和远方气息的背篼解下来,是他们村才有的酸枣、地瓜、茶叶、鲜笋等山货。有时还有巧手主妇、大姑娘納出的布鞋和鞋垫,布鞋针脚密实,美观大方;鞋垫姹紫嫣红,有双喜图案的,有腊梅喜鹊的,有猫猫狗狗的,让人看着就欢喜。走人户的人来了,山高路远地来了,当然得好好招待,主人家的气氛跟着变了。主人家变得异常和睦,有矛盾也忍着不争不吵,等客人走了才开始唇枪舌剑一论高下。孩子们也不挨骂了,这时打骂孩子就变成了使脸色,分明是赶客人走的意思。庄稼人的厚道决定了他们在客人面前的隐忍。一个个扮慈父良母。生怕落下口实,客人从此疏远。这可把孩子们高兴坏了,他们陪着客人,作业不做了,柴也不砍了,猪也不喂了,漫山遍野到处疯玩。懒觉可以睡到日上三竿,要是冬天,火盆里可以加上几节珍贵的青冈炭,不必忍受那杂木炭发出的火烟,熏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最让人高兴的还是吃食,桌子上摆满瓜子、花生、水果糖,这些东西在平时都是藏得严严实实的。饭菜也丰盛起来,粉蒸肉、烧白、卷筋、夹沙肉等好菜都大方地摆上桌来,还有海带炖鸡、腊蹄花等香得掉牙巴的大菜。好饭菜摆上桌子还不算,客人吃进去了才算领受热情,要是客人碰都不碰一下好菜,主人就会愧疚。那是物资匮乏的年月,主人有充足的自信,客人一定会喜欢吃这些难得的大餐。自信满满的主人,就得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