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一只来自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网红蛙,刷爆了朋友圈!
甚至轰动了上百家知名媒体。光明日报,中国科学报头版,青年报,华西都市报,南方都市报,北京科技报,新京报,香港文汇报,北京青年报等一线报刊,科学网,封面新闻,搜狐网,腾讯新闻,澎湃新闻,新浪,北青网,今日头条,东方新闻,荔枝新闻等知名媒体纷纷发布关于网红蛙的相关文章。
01上百家知名媒体发布↑新浪科技
↓香港文汇报↑腾讯新闻
↓津云新闻↑新京报
↓科技网↑科学探索
↓新京报↑封面新闻
↓北京科技报↑新浪网
↓天天新闻↑搜狐网
↓澎湃新闻↑荔枝新闻
↓东方新闻↑快科技
↓北青网02刷爆朋友圈究竟是一只什么样的网红蛙?
竟有如此分量
且看一段视频
▲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
这是英良集团首次对外宣布在距今1.2亿年的早白垩世龙江盆地光华组地层中发现非常罕见的蛙类胃容物化石,这让我们首次详细了解史前两栖动物之间惊人的捕食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副教授,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先生,以及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苏珊·E·埃文斯教授(SusanE.Evans)共同研究。研究论文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刊物、自然集团旗下的《科学报告》(ScientificReports)。
该蛙类胃容物化石中的蝾螈类骨骼清晰可见,保存了头骨、脊椎和部分前肢,后肢。这顿晚餐的骨骼从蛙的左肩带下延伸到蛙的左侧的前脊柱区,并从腹侧穿过蛙的腰带区到尾杆骨。蝾螈的尾巴沿着青蛙腹部右侧卷起,但远端却没有保存。
英良蛙标本体内的蝾螈骨骼基本上完好无损的,骨骼还互相铰接在一起。这表明它被蛙类整只吞下,根据骨架的位置,它的尾巴很可能还在蛙的嘴外,也就是说,蛙吞下蝾螈之后的瞬间就被埋藏了。而且,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体型非常接近,它们很可能经历了一场搏斗。此类极为凑巧被保存下来的化石,对我们理解古蛙类的食性与行为,以及重建古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和能量流动非常重要。
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也将继续以石头的视角重现历史讲述故事,与此同时,馆内还有更多馆藏珍品即将揭开面纱,敬请期待。
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主馆将于年底主馆璀璨开幕,诚邀各界人士莅临参观,届时我们再续博物馆佳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