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从诞生之初,就具有鲜明的定位与独到的特色,确立“市民生活报”的定位,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出“办一张*和人民都喜欢的报纸”的口号。华西都市报的办报理念体现在日常办报实践中:办报内容不拘泥于衣食住行,而是“想市民所想”“急市民所急”,开创性地提出“嫁接各类畅销报优势”的办报思路,“用市民喜闻乐见的语言写市民喜闻乐见的文章”,正式提出具有独创性的“敲门发行”理念,点滴实践汇聚成华西都市报的创新之路。也正是这些举措,奠定了华西都市报——中国西部地区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的地位。
年3月,华西都市报在办报实践中融入“迈向主流媒体”的理念,开始从主打社会新闻向以主流新闻为主的重大转型,开启了都市报的主流化历程。在报业探索创新举措的同时,市场环境也在发生剧烈变化。为紧跟市场,加快报道创新,应对外部挑战,华西都市报大胆转变自身原有定位,实现了从“市民生活报”到“新主流都市报”的成功蜕变。
从年到年,既是报业发展高歌猛进的0年,也是互联网和新媒体快速发展的0年。进入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互联网经过近十年指数级增长,已达到临界状态,开始颠覆各行各业。传媒业也不例外。
都市报作为*报集团改革的先锋队,受市场化的影响最深远,受新媒体的冲击也最猛烈,此时都市报陷入自创办以来最大的危机之中。媒体融合大背景下,都市报如何在互联网和新技术的巨大冲击下独辟蹊径、树立自己的品牌、保持优势地位呢?在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互联网社会中,只有转型才有出路。这种转型,不是传统报业时期报纸改改版就能够达到的,它是颠覆性的,传媒业真正进入了一个全新赛道。
1.重塑:自建网络平台
对于市场化程度最充分的都市报而言,要实现真正的融合转型,依然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而此时,最大的规律就是顺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搭建自己的移动网络平台。在互联网产品海量诞生的背景下,想要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打造一款全新且具有独特定位的产品尤为重要。面对争夺话语权、提升传播力、进行舆论引导的艰巨任务,华西都市报开启了“第二次创业”。
年10月8日,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重磅打造、承载华西都市报融合转型使命的封面传媒公司正式成立,面向全球招募技术人才、内容人才、运营人才,在全国产生轰动效应。经过半年招募和筹备,年5月4日,封面传媒打造的核心产品封面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开启“构建引领人工智能时代的泛内容生态平台”新征程。封面新闻上线以来,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以“亿万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为定位,并于当年10月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智媒体”的理念。
华西都市报在打造封面新闻的过程中,一直坚持把技术放在引领地位,坚持走自建技术团队、自主研发产品、自创技术品牌的科技强媒之路。在内容转型方面,作为专业的机构媒体,封面新闻高度重视内容建设,以“正能量、年轻态、视频化”作为内容生产重要标准,坚持移动优先、视频优先、故事优先。
.融合:以新媒体为中心
经过早期创办网站的试水和构建华西传媒集群的探索,年后华西都市报融合发展开启了全新探索,致力于解决早期融合过程中存在的痛点,比如“报网两张皮”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更彻底、更深入地融合。
在封面新闻与华西都市报的融合中,报纸不再是中心。取而代之,新媒体是融合发展的中心,即封面新闻客户端是中心,是融合发展的主平台、主阵地、主驱动、主战场,报纸只是一天4小时秒传播中的一个环节,只是封面新闻传播矩阵的一部分,不再是主导。
年起,封面新闻与华西都市报的融合由原来的“11”模式开始向“”模式迈进,即“一支队伍、一个平台、一体运营”,突出一体化发展、一盘棋整合的融合发展思路。华西都市报团队整体迁入封面传媒公司,华西都市报社不再有人员编制,报纸的所有内容都由封面传媒公司负责生产。报社所有班子成员都参与封面传媒管理,按照封面传媒各条口线,各负其责进行管理,不再设专职新媒体领导。绩效考核改革也非常彻底,所有报道必须第一时间发新媒体,结合传播效果进行考评打分,同时依托封面智媒云技术系统实现“人工干预+机器打分”。
一系列改革有力推动了华西都市报和封面新闻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向“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转变,做到“不分你我、不分彼此”,快速推动了主力*全面挺进互联网“主战场”。
3.引领:打造智媒体
新媒体时代,媒体亦步亦趋的转型已然行不通了。这个时代最大的不变就是永远在变,快速迭代的新技术推动传播生态加速变迁。移动互联网方兴未艾,人工智能时代又来了。
面对技术的快速变革,封面新闻把自身发展建立在对趋势的准确把握上,提前预判和布局面向未来的移动传播平台。凯文·凯利曾言:“技术都会有一个前进的方向,它叫做必然,就是这个趋势像重力一样,一定会发生。”对于现代社会来说,人工智能技术就是未来的必然,它必定会成为经济、社会、生活等领域的通用技术。因此,封面新闻自创办以来,就一直坚定地朝着“AI+媒体”的方向努力,坚持打造一支懂媒体的全新技术队伍,坚持打造一支懂技术的适应转型发展的媒体队伍,坚持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自身发展,打造智媒体的理念也不断完善,形成了“智能媒体+智慧媒体+智库媒体”的“智媒体”全新发展理念。
一是建设智能媒体,主要做法是建设面向未来的“智能编辑部”。智能编辑部不同于传统编辑部,而是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于媒体的各个环节,重构生产传播全流程。封面新闻持续优化升级各个类别的产品,形成了“智能+”产品生态,包括封面推荐算法、小封写作、封面智媒云等核心产品。
二是打造智慧媒体,坚持用主流价值观为智能技术赋能。封面推荐算法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兴趣推荐、人工推荐和用户自主选择。一方面,将主流价值观赋予算法技术中,把正能量新闻纳入算法模型,承担媒体传播正能量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不断创新产品,推出封面视频、封面直播、青蕉社区等新产品,创新表达方式,更新传播语言,让主流内容更新颖、更活泼、更具有吸引力。
三是搭建智库媒体,做数据+舆情的决策支持平台。媒体建设智库具有天然优势,也是封面新闻打造智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封面传媒设立封面研究院,深耕垂直领域,提供专业的智库服务。具体到产品层面,着力打造封面指数和封面舆情两大拳头产品。
(作者:封面传媒董事长、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总编辑)
_________________
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