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纸媒陷入困境,纸是一个背锅者
TUhjnbcbe - 2021/7/29 0:10:00
一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要点

速读

报纸已经瘦得不成样子,不能再瘦了,然而形势依旧逼人,状况会持续恶化。

在报纸的下滑过程中,那些最先感知到危险主动求变的人,往往也是最先离开的。这是一种双向选择,留下的人缺少领头羊,日子更难过。

或许,纸是一个背锅者,报纸无法继续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内容,才是报纸陷入困境的原因。

张丰

最近,国内新闻纸生产巨头给各大报业集团发了提价函:即日起,公司生产的新闻纸上调元一吨。据媒体了解,全国主流新闻纸生产厂家大多宣布提价,而那些非主流的小纸厂,则由于环保部动了真格,纷纷倒闭了。和这个信息相对应的是,苹果公司正式公布了新手机。尤其是IphoneX,采用了更先进的屏幕,无疑会提升人们的手机阅读体验。这为报纸这种正在迅速衰落的媒体形式蒙上了双重阴影。到明年,我们还能看到报纸吗?

最后一根稻草:报纸已经没有退路,而形势却又如此逼人

对关心环境的公众来讲,新闻纸价格上涨和造纸厂倒闭,都是好事,造纸厂的污染,一直是最触目惊心的污染之一。今年席卷全国各地的环保督查,宣告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改善环境都比保护这种落后产能更重要。

这是大趋势,所以可以谨慎判断,新闻纸涨价会是一个长期过程。

唯一笑不起来的就是报纸从业人员。对报纸来说,纸张成本一直是所有成本中最重要的,其次才是人力成本。以某家报纸为例,业绩最好的时候,一年的人力成本可能有几千万,而纸张则要耗费掉一两个亿。

新闻纸成本,向来是报纸成本中的大头

据《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报道,最近一个多月的时间,国内新闻纸的价格,从去年元/吨,经过几轮涨价之后,达到现在5元/吨,上涨幅度为37.5%。《人民日报》这样大发行量的报纸,纸张成本要增加2亿元。难怪有报道说,《人民日报》和《经济日报》这样的大报,在呼吁保持新闻纸价格的稳定。

新闻纸大幅提价,无疑让本已处在困境的报纸雪上加霜。在年之前,纸媒的收入还处于高点的时候,主流都市报往往会未雨绸缪,多储存一些新闻纸,以便在和造纸厂谈判的时候掌握一些主动权。

传统媒体已经没有闲钱去储备新闻纸了

但是,最近3年来,大多数都市报的广告收入都以每年超过30%的幅度加速下滑,早已没有闲钱来储存新闻纸。因此,这次新闻纸的提价,所造成的影响不仅是灾难性的,而且会很快体现出来。或许,在未来的一两个月,报纸就会陷入用纸荒。

很多都市报都会夸大自己的发行量、收入和影响力,但是,在纸价面前,都会露出真容。观察报纸生态的最佳地点,不在各地的报业大楼,而在印厂。在都市报的*金时期,报纸印刷厂灯火通明,开动所有机器,也很难保证报纸准时送往报摊。如今,报纸的印刷厂大部分印刷机都闲置起来,一片冷清。

和广告收入下滑并行的,是报纸的发行量和版数的萎缩。以成都为例,为了节约纸张成本,《华西都市报》和《成都商报》*金时期每天都是几十个版,如今每天只有12个。过去,读者经常抱怨广告太多,如今版面上已经难得看见一个广告了。

新闻纸大幅提价,报纸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减版。报纸已经瘦得不成样子,不能再瘦了。所谓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这个意思。报纸已经没有退路,而形势却又如此逼人。

剩下的似乎只有两条路:要么提供财*补贴,要么就停掉报纸的纸质版。

转型困境:至今鲜有成功案例

理论上讲,报纸停掉纸质版不仅是大势所趋,也是一种必然:既然手机上可以看到报纸上的内容,为什么又要印报纸?尤其是在环保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造纸业的整顿、停产,更是顺应民心。

去年年底,《京华时报》宣布停掉纸质版;也是在去年,《东方早报》也停掉纸质版,全员转战澎湃新闻。这两家报纸并不是国内都市报中最差的,相反,它们一直位列最好的都市报阵营。和那些等待最后日子来临的报纸相比,这两家报纸都是选择主动作为,破釜沉舟。

《京华时报》的纸质版停刊后,有一大批员工离开了,但是报社的微博和

1
查看完整版本: 纸媒陷入困境,纸是一个背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