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贵州都市报》A28版专题报道了贵州工商职业学院高薪班毕业生,他们不仅是本地用人单位争抢的对象,也是北京、广东和浙江等其他省市用人单位眼中的“香饽饽”。
贵州都市报A28版
《职校生成“香饽饽”背后的奥秘一天三次实训、行业精英授课、公司化管理……》
图文/本报记者段艳
今年7月刚毕业,就顺利在北京找到了工作,试用期平均薪资元左右,眼下,试用期刚过,有的同学月薪就涨到了多……在贵州工商职业学院有这样一群“高薪”毕业生,他们不仅是本地用人单位争抢的对象,而且也是北京、广东和浙江等其他省市用人单位眼中的“香饽饽”。
贵州工商职业学院校园招聘会现场
在校内实训课一天三次
“我在北京做设计,毕业不久转正后月薪就拿到了元。”燕王是贵州工商职业学院在京就业的毕业生之一,说起如今的工作他很激动。对于一名职校生,能在家门口找到一份工作就很好了,他从来没想到自己还能去北京工作,而且薪水也不错。
在贵州工商职业学院,实现省外就业的毕业生并不仅有燕王一人。今年7月,该校第一期室内设计专业“高薪班”全班23人全部就业,其中有11人去了北京,刚就业平均薪资就在元左右。学生们说,这些收获都得益于在学校一天三次实训、行业精英授课、实行公司化管理等等有别于一般传统模式的教学。
大清早,该校“高薪班”的学生们已西装革履,分组整齐列队于田径场旁,蓝白相间的胸牌上,清晰标注着他们的部门和职位。
施工中的防水型材料有哪些?地面砖材料按装饰工艺可分为哪几类?形象墙材料中的波音软片有什么优点……为加深记忆和锻炼表达能力,同学们开始逐一轮换和对面的同学探讨施工工艺。
另一边,模拟“设计师”们正卖力地试图用自己精心策划的项目说服“客户”,“项目负责人”在汇报近期的工作进度,有的同学甚至直接蹲在地上画了起来,凑近一看,原来是施工解说图……“高薪班”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像这样的实训课,这个班的学生一天要上三次,师傅们总是变着法儿让他们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班级里只有“老板”和“员工”
刘鹏,一个有20多年室内设计经验的资深设计师。在“高薪班”,“学生”们称呼刘鹏为“刘总”,学生们都是刘总的“员工”。
上课打卡、全公司化的管理模式,这里没有“老师”和“学生”,只有“老板”和“员工”。
“这个班的授课老师都是学院高薪聘请的具有5年以上行业从业经历,且必须担任过项目主管的精英。”刘鹏说,学生想读这个班,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必须通过专业知识的笔试、专业实训器材的实操以及模拟面试等环节层层考验后,才有资格入读,一切流程就像企业招聘员工一样,严格筛选。
对于培养出的学生为何这样优秀?刘鹏认为,这与班上的课程设置内容有很大关系。因为课程内容很多,涉及材料、技术、构造、设计、法规、管理、预算、制图、社交等,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别墅空间、办公空间、餐饮空间、娱乐空间、星级酒店……学生吸取的是师傅们用几十年的青春换来的经验。
授课中实操一个接一个
“传统的学习模式是以理论学习为主,很少涉及实际案例的操作训练,记忆也不深刻。”设计专业设计二部的在校生杨兴鹏说,但在“高薪班”课堂,可以身临其境地去做一个项目,轻松地学到实际工作中真正能用到的东西。
在他看来,上课就是完成“工作任务”,完全是按照实际项目的进程顺序安排,以团队的方式来进行。比如,温泉的设计,师傅先是让“员工”了解项目背景写出招标文件,再按照招标文件的内容编制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和设计文件,最后还得把预算做出来,整个工程实际工作的过程都让“员工”练习。
“我从小到大都没有这样努力过,这种对未来的向往和拼搏的那股冲劲从来没有如此强烈。”室内设计专业设计二部杨云很努力,也很自信,看到师兄师姐们的成绩好,薪水高,还能去北京、广东和浙江等地找好工作,自己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消息来源:贵州都市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