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战疫史志文艺繁兴启示录丨抗击疫病医者仁心
TUhjnbcbe - 2022/10/13 21:16:00
02:12

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不管是传染性的疫,还是一般意义的疾,人们总是期待医生能给予完全的治愈。医学也一直在努力更准确理解人的自然本性,从而掌握规律给出针对疫病的药方。但是,不管是从历史,还是现状,人们正在意识到,这一目标很可能超越了仅仅作为自然科学的医学之所能。

从纵向来看,这世界上,一个一个医学难题在陆续被攻克的同时,仅仅从生理方面出发的治疗手段本身具有的有限性,也在越来越多被承认。患者的精神状态、意志力,以及医生与病患之间良好的精神互动,对恢复康健,所起的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也一再被证实。

△胡冰霜《与病对话:全科医生手记》

近些年,一些经验丰富、善于思考,文字表达力强的医生,用文字集中分享他们所察所感所悟。比如阿图·葛文德的非虚构作品《BeingMortal》(中文版《最好的告别》)、胡冰霜的散文集《与病对话:全科医生手记》等。

从医生们的文字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医生的工作要面对的对象不光是身体,还有人的精神、心理,甚至还有性格、情绪、情感,以及它们彼此纠缠,融汇而成的人的命运。我们也得以换一种眼光见证生、老、病、死,以及试着从医者的角度,来思考人类与疾病的关系以及治疗的本质。而且,更深入而具体地了解,现在的医生,其工作特点、思考深度,也有助于我们更真诚地致敬医务工作者。

“与病对话”

年,20岁的四川女孩胡冰霜进入华西医科大学(当时叫川医)学临床医学,接受全科医学教育。医院工作。秉着“希望自己的眼界能稍高于具体的器官和系统”的信念,胡冰霜选择在精神科上班。当精神科医生近10年中,胡冰霜目睹诸多案例,促使她对药物、治疗的反思逐渐深入。于是,年她又进入华西医科大学攻读预防医学博士学位,研究心理学相关课题。年进入复旦大学预防医学做博士后。之后回到川大从事心理学教学。年,胡冰霜在川大图书馆偶然读到台湾人钟肇*译的《史怀哲传》。史怀哲作为一名医生发挥的巨大能量,深深震动了胡冰霜。

△阿尔伯特·史怀哲

年出生在德国的阿尔伯特·史怀哲,20多岁完成了神学、音乐学的学业,37岁完成医学学业,然后靠在欧洲演奏管风琴筹款,40岁时终于在非洲医院。他精通内、外、妇、儿、皮肤、传染、精神等各科,兼任麻醉、手术、检验、免疫等工作,把医生、哲学家、神学家、音乐家的事业做到了极致,甚至在晚年还写出了一本《中国思想史》。

掩卷之余,胡冰霜开始思考自己的医学事业。年,胡冰霜受聘于国际志愿者机构,作为全科医生,为其在中国、蒙古国、摩洛哥、摩尔多瓦、美国、保加利亚等国工作的国外志愿者提供医疗服务,其中包括一般健康的诊断和治疗,心理健康、预防免疫等。这段经历大大扩大了胡冰霜的医学眼界。在国内外行医40多年,胡冰霜遇到过各式各样的病例,积累了很多观察和思考。她发现,除了生理、自然原因,人与社会的关系所引起的心理症结,都会反映在身体上。治疗除了达到对身体的疗愈,医者和病患还要一起努力,寻找人与自己,人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方式,获取生命意义,抵达真正的灵*安宁。面对疾病,一位医者所能做的,本质上只是做一个决定,然后和病人一起等待。很多时候,不是人去医病,而是患者与医生一起,要“与病对话”。

因着丰富的实践和善于思考的习惯,胡冰霜练就一种开阔、灵活,通达,甚至称得上诗意的医学眼界和风格。通过身体与疾病,通过病理与心理的关系,她也有了更深理解了人的脆弱与伟大,以及人性多样丰富、诸多难解之谜。从十多年前,胡冰霜开始用文字记录和表达她的行医思考随笔手记,在病患之间流传颇广。年3月,胡冰霜将之修订,出版成书《与病对话:全科医生手记》。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诸多案例故事都表明,在抵达疾病疗愈、保持健康的过程中,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以及积极的人生观,起的作用,比我们想象中要大得多。

△荣格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也是精神科医生,他认为大内科普通门诊的问题,百分之九十都与焦虑有关。现代社会节奏导致人普遍精神压力大。但很多人好奇:人的精神状态对命运有多大影响?胡冰霜曾注意比较过病人的家属。有一位农民,独子得了精神分裂症住院。他先是唉声叹气了几天,而后就专心地陪伴,继续劳作,在医院里一直保持喜笑颜开。最终命运果真翻转:这个儿子出院后虽然迟钝一些,但也乐意做农活,参加同龄人的活动,并娶妻生子,恢复正常人生活。而另一个例子是:一位母亲获知自己的孩子诊断了精神分裂症住院,绝望恐惧,当晚就悬梁自尽了。孩子出院回家后如何自处,可想而知。

很多人都知道,疾病会降低生活的兴致。但是,不少人没有意识到,生活意义的缺失,反过来也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在《与病对话》里,有一个人“渴望疾病”的真实案例,让人印象深刻。有一位女士,经过各种检查,没有任何毛病的她,却坚信自己生病了,并对查不出病愤愤不平。由此她无法正常工作,对家人有无穷尽的抱怨。终于,经过各种折腾,她“终于”确诊了结核性胸膜炎。她很高兴,终于不折腾,对生活也不抱怨了,情绪也稳定了,反而慢慢恢复到正常的生活。为什么?胡冰霜思考认为,这位疑病症人,心心念念怀疑自己生病,以至于情绪真的影响到身体,从而真的生病,几乎是“求病得病”的状态。以至于她需要以有病可养的方式,重新获得被

1
查看完整版本: 战疫史志文艺繁兴启示录丨抗击疫病医者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