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不断腾飞,有很多人纷纷都发家致富,甚至还诞生了很多超级富豪,比如王健林、马云、马化腾等这类优秀的企业家。其实,一个人发家致富并不足以代表什么,而能够让一个村都富起来,说明这个人真的很厉害。在我们中国,曾经有一个最富有的“天下第一村”,而这个村富起来多亏了一个书记,这个书记简直是神一般的人物。本来华西村的村民跟普通村民没什么不同,每天也只是下田耕地、施肥插秧,但多亏了这位书记的到来,让整个村都富足起来,富足后的华西村充满了现代文化气息,并且整个村落给人一种非常庄严、美好的感觉。不过有得必有失,当富有达到一定程度,便会出现盛极而衰的情况,华西村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提起华西村,想必很多人都并不了解,但大家一定都听说过“天下第一村”。这个村庄,曾经是很多人都向往的地方,因为只要是住在这个村子里的人都会非常富有。据说,每个人都有不低于万的存款,而且每家每户都住在别墅里,开着豪车,这是华西村最辉煌的时刻。不过华西村最辉煌的时刻远不仅于此,在年的时候,华西村A股股票在深圳上市,华西村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国第1家以村命名的上市公司,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称其为“中国农村第一股”。
一开始华西村主要以农业为主,后在80年代开始以工业为主,发展至年的时候,全村实现年销售突破亿元,每户村民的存款最低万元~万元不等。曾花费万元购买两架直升飞机,后又花费了多万元修建了停机坪。又过了三年,华西村的旅游业逐渐发展起来,我们可以在华西村看到“山寨版”的长城和天安门,还有复制版的五亭桥,美国的国会大厦,法国凯旋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等。华西村这样迅猛的发展速度,是很多大城市当时无法做到的,而这整个发展背后都离不开一个人的决策,这个人就是华西村的第一任书记——吴仁宝。
其实,年刚建村时,华西村是有名的贫困村、讨饭村,而吴仁宝作为华西村的第一任村支书,也算是临危受命,不过真正让他产生灵感的是源于一篇报道,这篇报道对吴仁宝的触动很大,也更加坚定了他改造华西村的决心。华西村真正实现转折的那一年是在年,即邓小平南巡讲话公布的第2天,吴仁宝便紧急召开会议,他判断中国经济将面临新一轮的大发展,因此华西村要集中所有血本奋力抢占市场。其实,这只是吴仁宝的一次“大豪*”,而这次豪*也让整个村庄走向了不平凡之路。发展至21世纪初,华西村初步形成了旅游业,纺织业,钢铁业为支柱的工业结构特色,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华西村别墅成群的景象。
随着国家对华西村的支持与重视,这也让华西村更加大胆地扩大了金融领域的投资规模。短短几年内,华西村就已经向银行贷款多亿元,其中多亿都是属于高息贷款,巨额的资金支持,虽然也带来了近多亿元的资产,但是随着不断的投资与贷款,华西公司的负债也一路高涨,到年的时候,负债总额就已经接近亿,现在的负债总额早已超过亿元。虽然这些负债也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现在的华西村来说并不是件好事,如今的华西公司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未来该何去何从?
原来在年的时候,85岁高龄的吴仁宝因癌症去世,虽然华西村在失去如此优秀的一代传奇书记后,仍然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下,但是,在此后的两年内,由于不断的扩大规模,不仅增加了负债,而且发展速度出现了滞停,这对于向银行借高额利息的企业来说,不是一件好事情。而且据我所知,在年以后,华西村钢铁业与纺织业利润持续下滑,甚至一度亏损,营收仅相当于鼎盛时期的一半,这是华西村的外患,而且继华西村兼并了周边13个村之后,形成的大华西包容性不够,经济规模虽然扩大了,但是利润分配相对并不公平,致使新华西人向心力不够,主动性缺乏,造成了华西村发展后劲不足,而这是华西村的内忧。
可以说产品缺乏竞争力是走向衰亡的重要因素,而且现代快速发展的全国经济,加速了成百上千类似村落的经济体也迅速发展,虽然华西村并没有犯什么明显的决策性失误,但是在整体经济大崛起的背景下,华西村已经并不那么耀眼了。而曾经华西村找到的突破口也已不再是“盈利风口”,如今华西村负债超亿,也是在情理之中。因为一个企业,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而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就必须加速自身的转型,只有加速自身的转型,才能找到新的突破口,再次走到时代的前沿。我们也可以看出华西村在不断地进行转型,那么在未来,华西村该何去何从呢?是否能够找到新的突破口呢?对此你们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由未央说科技原创,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至其它平台。